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发丝刻字,农民苦练成微雕大师

  

陈建全

  近日,根据《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认定的管理办法》规定,经地市推荐、省工艺美术协会初审及公示、评审委员会评审等程序,从238件申报作品中评审产生45件作品拟认定为第一批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其中澄海微雕家陈建全的象牙扇微刻《唐诗三百首》榜上有名。

  日前,记者赴澄海区拜访陈建全先生,他正独自一人“关”在工作室里,两眼紧贴显微镜,手持一把自制的刻刀小心翼翼在象牙上刻写着。陈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创作,但只有等到夜深人静才是创作的“黄金时间”,最能平静下来专心创作。

  陈建全是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的一个农民,尽管家里世代务农,与艺术毫不沾边,但是,从少年时代起,陈建全就对传统的中国书法情有独钟。高中毕业后,陈建全只身去到桂林经营小生意,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建全遇见了国内著名的微雕大师周克强。

  陈建全回忆说:“那时候我们几个人在喝工夫茶,师傅刚好路过,看到我写毛笔字写得不错。他夸我年纪轻轻就能写出这样的字,很不错。”聊开后,周克强说他是创作微雕的,一颗米上可以雕刻一百两百个字。就是这样一次不经意的相遇,周克强答应收陈建全为徒。从师学艺两年后,周师傅离开了桂林,随后,陈建全也回到了家乡澄海。

  据陈建全介绍,微雕创作,除了要求具备一定的书法、绘画、雕刻技艺外,还要求创作者必须具有特异的意念:就是所谓的神雕意刻,刀到意到,全凭意念感觉;特别的眼力:就是要明察秋毫、以小见大、洞若观火;特有的指功:就是手指要灵活,手腕要敏锐,功夫要到家;特殊的毅力:则是持之以恒,以苦为乐,物我皆忘。此外,微雕还要求要有特殊的悟性,特别的力道和特有的心境。

  经过了多年的苦练。陈建全觉得应该挑战微雕另一个高峰——发丝刻字。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的重来,学艺十年,微雕史上第一根镌刻有382个汉字及两枚印章的发丝终于在陈建全手里诞生了,而完成这件作品整整耗时八个月,平均每天只能刻下两三个字。2000年9月,这根刻写有《岳阳楼记》全文的发丝获得了“发丝微刻文字之最”的基尼斯记录。基尼斯记录的鉴定书上评价这件作品“壁画清晰,气韵融合,疏密有致,于细微处见功力。”

  陈建生的微雕作品相继被海内外名流及社会各界广泛收藏,其作品也多次荣国家级省级金奖。如今,这位昔日的农家子弟已经多了“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等许多头衔,但唯一不变的就是对微雕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   本报记者 林晓彬 摄影报道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责任编辑:St0754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爆笑喜剧:没事别开房-2011贺岁片

潮汕故事剧:肥猪瘦猴(第三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