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肖彤兰 摄影报道) “如果不是有了公积金贷款,我们家怎么住得起这般漂亮的房子啊……”刚搬进新居的林伯,逢人便夸“公积金,真是好!”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我市公积金管理体制的创新和发展,公积金归集覆盖面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市民因为有了公积金,购房更有“底气”。
林伯夫妇几年前从某集体企业退休,由于单位效益差,夫妻俩都没有缴纳过公积金,也就根本没能享受到公积金的待遇。二十多年来,林伯一家只能蜗居在老城区一间32平方米的旧屋。2008年,眼看着儿子到了结婚的年龄,而“婚房”却一直难有着落,林伯夫妇倍感焦虑和忧心。让林伯欣喜的是,2010年,儿子工作的学校开始给老师们缴纳公积金,由于儿媳单位原来就有缴纳公积金,按照我市实施的公积金个人贷款制度,林伯的儿子通过“夫妻联名贷款”的方式,申请到了总计约10多万元的公积金贷款,加上家中原来准备的一些积蓄,买下了北区一套约90多平方米的花园式新房,全家人高高兴兴搬迁进新居。林伯说,他一辈子都不敢想,还能住上这般漂亮的房子啊。
记者采访了解到,自2007年我市启动公积金个人贷款业务以来,截止目前,已有6000多户职工通过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实现了自己的住房梦。与此同时,更多已经缴纳公积金的干部职工家庭,通过购房领取公积金或申请公积金贷款等方式,进行二次置业,改善居住环境,极大地提升了居住生活质量。市民张先生颇为庆幸地告诉记者,3年前,他正是通过公积金贷款的形式,买下了现在居住的这套180多平方米的“豪宅”。虽然现在每月还需偿还一定的公积金贷款,但是,按他现在每月的公积金额度,张先生应付自如,一点都没有偿贷的压力,生活也过得越来越滋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企老总表示,以他个人的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其所属企业有超过八成的干部职工,通过领取公积金或公积金贷款,实现了购置新房的梦想,其中,约有50%以上的职工,实现了“居者优其屋”,居住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来自汕头市公积金管理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30日,我市职工住房公积金归集覆盖面达到67.66%,归集覆盖职工人数多达23.54万人。另外,自2007年启动公积金个贷业务,至目前为止,放款金额13.94亿元,帮助6000多户职工圆了住房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