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汕头楼市能否实现“金九银十”

  

市民对未来房价是涨是跌,看法有分歧。 本报记者 郑雯佳 摄

  本报讯(记者 肖彤兰)现在已进入九月了,楼市传统的“金九银十”销售旺季会出现吗?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市民对楼市房价走向“多空”分歧加剧。

  “你们怎么看待楼市啊?汕头房价还有可能攀升吗?还是接下来房价会跌啊?……”近一段时间来,不少市民,包括不少业界人士,对汕头楼市的未来发展态势表示了热切的关注。据网签统计显示,8月份,汕头市区一手房市场“量平价涨”,截至31日下午3时50分,网签成交共695套,其中,高层住宅647套,均价6363元;多层住宅48套,均价4131元。尽管比7月份均价上涨了,但不少市民认为,网签数据依然滞后于市场行情。另外,记者观察注意到,市民对未来楼市房价是涨是跌,看法分歧越来越大。

  刚以每平方米7300多元的高价在北区某新楼盘买下一套86平方米两居室的陈小姐,对汕头楼市房价继续“看涨”。她告诉记者,2009年初,北区花园式新盘,每平方米只不过约3000元,不少人都觉得“太贵了”。不过,事实证明,3年来,虽然“严格控制”的政策层出不穷,但房价却犹如“慢牛”坚挺,甚至翻了又一倍。陈小姐觉得,汕头楼市一直是“慢热的牛市”,说不定下来现在的“慢牛”就会变成“疯牛”,买房就更没希望了。

  不过,市民郑先生却与陈小姐持完全相反的否定态度。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郑先生以按揭贷款的形式,先后购置了3套新房产,连同他自己原先的一套10多年房龄的老房子,他的名下拥有了4套住房,个人资产翻了不止一倍。目前,他的房产一套在出租,一套在居住,一套空置着,一套拟退房。而拟退房的那套房子,也是他名下的4套房子中,房价最贵且最慢定购的一套新房。郑先生认为,目前,汕头外来流动人口不多,而如今人均居住面积已超过30平方米,楼市“刚性需求”已从原先的“居有其屋”变成了“居优其屋”。二手房市场出现的“有价无量”,恰巧从一个侧面反映,市场真正的“刚性需求”或许并非想像中那么强劲,也许,汕头的楼市房价将出现一个新的下跌拐点。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界资深人士也认为,目前,城市家庭平均拥有两三套住房的已占相当比例,入市购房的中坚力量是面临结婚生育的“80后”夫妇。他们结婚就要买下一套房子,男方的父母自住一套,女方的父母也自住一套,20年后,男女方的父母亲都老了或走了,这一对“80后”夫妇的名下,至少就有3套住房,届时,如果国家果真“对第二套存量房征税”,他们就得为这些房产承担高昂的税费。那时候,房价或将真正跌下来,甚至出现大量空置房。该人士建议,如果不是真正的“刚性需求”,现在还是不要急于入市购房。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St0754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变色龙(第三集)

潮汕故事剧:K脯鸭(第一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