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赢在起跑线”催生“民校热”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一些民办学校由于热热闹闹的招生使得民校办学再次成为市民热议的主题。“报名参加考试就要托人说情哦……”、“招生才800报名已经7000啊!”等等,家长们带着孩子像赶鸭子一样地“赶考”。不少民校中的名校更是一位难求,受到众多家长的热捧。为什么那么多人会选择民校?民校学费高昂为什么依旧受到家长们的青睐?记者据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现状:民办学校受家长追捧

  管理:民办教育规范化是关键声音:提升公办初中教育质量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十年来,我市的民办学校人气很旺,名气渐高。出现了如金园实验中学、金中南校、龙湖实验、聿怀初级中学等受家长追捧的初中民校,也出现了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潮阳实验和潮阳中英文学校。市教育局副局长谢红指出,汕头民校在经历了一定的探索过程之后,目前进入了一个稳步健康发展的时期,办学相对成熟,也不断地在追求更高的办学质量上提升自我。目前,我市民办学校不仅数量上有增加,其办学质量也受到社会的好评,发展逐渐规范化。

  目前,全市共有71所民办学校。纵观民办学校办学,可以分为两种态势,一种是以高水平师资、高水平教学设备、高收费为特点的学校,这类学校质量较高;另一种称之为简易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是因为外来流动人口的不断产生而应运而生。这类学校师资、教学设备、收费相对较低,但是,它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入学难的问题。

  谢红说,要办好中学不是一件易事,全国范围优秀的高中也不多,而汕头却有几所优秀的民办高中,办学成绩骄人,一些学校早已名声在外,影响力超越了潮汕地区和粤东范围。民校的发展,与一定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产业结构是紧密相连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民办学校的兴起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我们要正确对待,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压制,它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引导与管理。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诞生,给了民校与公办学校一样的法律地位,民办学校拥有一定自主招生办学的权利,为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管理:民办教育规范化是关键

  一位老教育工作者说,民办学校办得好,人是第一因素。办得好的民校都能自主地选择优秀的校长进行管理,聘请的教师也是科班出身的优秀老师,这是民校优质教育的重要条件。生源是民办学校的生命力,所以,每年在招生上各出奇招,希望得到最好的生源。民校对一些内部的管理制度的完善,也是为了教师能“招得来”,还要“留得住”,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民办学校生存的首要条件。

  当然,教育部门的规范化管理更是我市民办学校稳步健康发展的前提。据介绍,金平区教育局每年进行的年检,这其实也是对每一个民校进行规范化考察的检验。年检的内容包括了按照办学规范化的条件逐一审核材料并到办学地点实地考察,从校舍的安全、消防配备、校车安检、食堂的食品卫生,甚至是党支部与工会的建设等等方面,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要求,使其不断规范和提升。教育局还从督促提高教师的待遇、生源的流动率等等环节来进行严格监管。

  声音:提升公办初中教育质量

  在民校成长的沃土中,家长的心态也是必不可少的“肥料”。现在几乎每家每户只有一个孩子。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家长认为初中阶段的教育对人生非常重要,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只要能读到好学校就算花多少钱也在所不惜。

  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反映了一些奇怪的现象:民办学校的老师很“牛”,而义务教育由于免费,家长对学校没有那么强烈的要求和配合,有时老师讲了学生几句,就状告老师,导致学校不敢管。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名民校”都是从优秀的母体学校上孕育而来的,原来的“名师效应”加上“名牌效应”创造了名校效应。

  如今,一方面是民校办学效果越来越显著,赢得社会良好的口碑,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一方面是公办学校就近入学所得的学生生源参差不齐,学生家长在暑假里四处托人转学求进“名民校”。

  在市民热捧民办学校的同时,也响起了一种另外的声音:如果能够提升公办学校初中教育的质量,是不是能更好地体现教育均衡与教育公平呢?让更多的优质学位惠及民众惠及学子?这值得我们深思。

 

来源:汕头日报   责任编辑:St0754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语电视剧:透码准准(六合彩迷)

潮汕首部潮语校园青春偶像剧《校园青苹果》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