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立轩 摄影报道) 住宅楼下将设医院门诊,却遭到居民们的强烈反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近期,金涛庄东区87、89栋的居民们担心楼下要开设一家大医院的诊所会带来卫生隐患等等问题,纷纷表示抗议。
接到居民们的反映后,记者来到现场调查。金涛庄东区87、89栋住宅楼毗邻嵩山南路,小区沿路共有8间商铺,其中2间经营饮品生意,其余6间大门紧闭,这6间铺面统一采用灰色调装修,上方设置有2块红色字体的牌匾,一块写着“XX医院便民门诊”,另一块写着“金涛便民药店”。在店铺一侧,数台空调已安装完毕,但门前并未看到张贴营业事宜的相关通告。
“这个便民门诊共有两层,总面积估计超过2000平方米。”居民洪女士告诉记者,87、89栋住宅楼一二层为裙楼,三层以上才是住宅楼。根据粗略计算,每栋住宅楼的平面面积约700平方米,加上两栋楼之间相连的数百平方米,保守估计裙楼每层整层面积将近2000平方米,而裙楼一层沿街6间商铺,每间大概为几十平方米,加上第二层整层都属于便民门诊的范围,也就是说,这个便民门诊的面积至少也有2000平方米。
既然是“便民”门诊,居民们能实现就近看病,为何遭反对?“门诊营业后,将与附近住宅楼共同使用排污系统,有可能会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安全。”金涛庄东区89栋住户蔡女士表示,医院门诊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地方,小区建设之初没有作如此规划,更没有预留独立的排污系统,如果一旦出现流行性或传染性病毒,后果不堪设想。
洪女士则认为,如果在住宅楼下设立门诊,众多病人出入肯定会对楼上住户造成一定影响,而夜间时段更可能打扰住户的正常作息时间。此外,嵩山南路路面较窄,两旁公共停车位少,门诊一旦营业也容易造成附近交通拥堵。
采访中,据多名小区居民介绍,其实院方早在2年前就将裙楼沿路商铺进行装修,准备开设便民门诊。当时住户极力反对,双方多次协商之后,院方承诺不开设门诊,改为设立便民药店。此后,这几间商铺一直空置,院方未有进一步动作。不过,就在不久前,其中一块牌匾上的“便民药店”四个字却在一夜间“变身”“便民门诊”,居民们感到难以接受,只能拉起横幅表示强烈抗议。记者在现场希望找到诊所的有关人员了解情况,但门诊和药店均大门紧闭,无人在场。
这间社区里的“便民门诊”和“便民药店”到底开是不开?本报将关注事件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