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后溪乡平洋村的钟秀花奶奶终于能睡上安稳觉了。“感谢城里来的志愿者,要不是他们,我不知道我失眠是高血压引起的,这多么危险!他们把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钟奶奶在村里住了一辈子,提起这件事情,她总是对“城里来的志愿者”赞不绝口。两个月前,普宁市青年志愿医疗队在村里义诊时,钟奶奶说她常有失眠的“小毛病”。经过诊查,志愿者发现她血压比常值高出近一倍,是“大毛病”,于是给她开降压药并嘱咐其亲属督促她服用,使她的血压得到控制。“这对我们来说是举手之劳,对患者来说却是性命攸关”,志愿者詹添福医生告诉笔者。
像这样的例子,普宁市青年志愿医疗队在十年的义诊中遇见过不少。十年来,这支志愿医疗队“健康直通车”出车140多次,开遍了普宁各个乡镇,行程7000多公里,服务群众22万人次,免费发放药品总值超过500万元,以青年的朝气和团旗的光彩感染了千家万户,成为幸福普宁的一张“文明名片”。
一支服务人民群众的志愿队
普宁市青年志愿医疗队由团普宁市委牵头于2002年成立,现已发展志愿者50多人,主要来自普宁卫生局、人民医院、华侨医院和普宁移动、立丰等大型企业。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团普宁市委以围绕中心工作、创新社会服务为着力点,以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为支撑点,以服务改善民生为落脚点,组织青年志愿医疗队投身全市扶贫济困和党内关爱工作,加大力度为全市边远乡村的贫困群众和生活困难党员送医、送药、送健康,为建设幸福新普宁发挥积极作用。
普宁人民医院的杨浩颖是志愿队的领队,他参加义诊活动已有2年。“义诊前,村里会通过‘村村通广播’通知村民。村民们都很高兴,很多人一大早就来排队,”他说,“很多村民缺乏保健常识,不懂得预防、发现自己的疾病。我们帮助他们及时发现疾病、及时进行治疗,这是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的实事。我们虽然很辛苦,但都很开心。”
十年来,这支志愿医疗队走进边远山区、走进贫困乡村、走进田间地头,为村民诊查送药,深得群众认同。“义诊活动搞得挺好的,免费看病不说,拿着大夫开的药单就能免费领药,多好啊。”6月30日,里湖镇池美村领到免费药的村民高兴地说。
一支常葆青春活力的志愿队
志愿医疗队虽然人数不多,却都是科班出身,医技精湛。“我的队友大多是年轻医生,内外科、儿科、妇科、五官科的都有,临床经验比较丰富,基本能适应就诊群众的需要。”志愿者周卓文说。
在团普宁市委多方发动和志愿医疗队良好的社会舆论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医疗工作者和单位、企业参与到活动中来,使青年志愿医疗队不断壮大。2011年,普宁人民医院、华侨医院同意为医疗队提供全套医疗仪器设备;中国移动普宁分公司同意为志愿医疗队提供义诊现场帐篷、场地布置等支持;立丰药业、安泰药业同意为志愿医疗队提供义诊免费药物。随着队伍有效壮大,志愿医疗队按照每一个月到一个贫困村举办一场义诊赠药咨询的“三个一”计划开展工作。志愿队的联络人陈志彬说:“这不只是一辆健康直通车,更像是一座移动医院。”
一支纪律严作风良的志愿队
经过不断的义诊实践,志愿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完善了内部制度。从招募队员的素质,到志愿者表现的考核,再到义诊工作的具体规范,都有了详细的要求。
说走就走、说干就干,是这支青年志愿医疗队最明显的风格。“队员们有的是医生,有的是企业职工,平时都要上班,但遇上组织义诊,就都顾不上休息了。”志愿者苏华实说。
严谨的医疗态度,是志愿队的核心优势。“医生是神圣的职业,医疗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志愿者钟志旭说,即使是义诊,志愿者也是抱着严谨的态度,按照规范的程序对村民开展诊查。
人性化诊查是志愿队最受群众称赞的特点。针对就诊村民大多都缺乏医学知识,在每场活动中,志愿者都耐心地为村民介绍日常健康知识、解答健康疑问,发放卫生保健资料。遇到村里有行动不方便的困难户和老党员,志愿者还到他们家中诊查,赠送药包和日常药品。针对义诊中出现的重难病患,志愿者便建议或帮助迅速到医院就医,并按时电话回访确认病情。
“办好一场活动容易,办好一个项目难。”志愿医疗服务队大队长、团普宁市委书记周春升说,“接下来,我们会在完善志愿医疗服务队项目的机制上下功夫,推动项目朝常态化、规范化、优质化和公共化发展。”

普宁市青年志愿医疗队深入乡村为群众义诊场面。通讯员 摄
(编辑:黄晓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