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让文明使用手机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开车打手机,安全隐患多。 郑楚藩 摄

  如今,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手机给大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公德意识提出了考验。在公共场合使用手机大声通话、使用另类铃声等行为越来越为人们所反感。连日来,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很多市民不注意手机礼仪,在公共场合随意接打电话,造成“手机污染”。

  公共场合,高声通话惹人烦、个性铃声“雷倒”你

  情景一:周日早上9时许,记者在榕华大道搭2环公交车前往东山区金城步行街,由于正值出行时段,公交车内乘客比较多。当记者上车后不久,邻座一位女士的手机响了起来,只见她不慌不忙地从包里掏出手机,大声说:“喂,喂,喂”,然后跟对方热情地聊了起来,中间还不时发出刺耳的笑声……

  一位姓林的女乘客表示,她对在公交车里拿着手机大声通话、没完没了的人很反感,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周围的人,往往还会暴露自己的隐私。乘客张先生也表示,像公交车、电梯等地方都属于公共场所,不是自家客厅,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他人的感受。

  情景二:一个座谈交流会上,有来自企业、媒体、学校等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会议发言者是位女士,刚讲到一半,一位与会者的手机响起,手机铃声是当前流行歌曲,铃声在并不很大的会议室中立马成为最大的声音,发言者试着提高声音,却没有效果。手机的主人好不容易在包中翻出了“大声叫喊”的手机,可能因为是陌生号码,盯着手机看了几秒钟却没有接听。终于,手机自己噤声了。约2分钟后,同样的铃声再次响起,发言者停了下来,一脸的无奈与尴尬。

  采访中市民李女士认为,在会议中、和别人洽谈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把手机关掉,起码也要调到振动状态。这样既显示出对别人的尊重,又不会打断发话者的思路。那种在会场上铃声不断的人,好像要向周围人证明自己“业务很忙”,是个大人物,想因此获得别人的尊重,这却是缺少修养的一种表现。

  无聊时光,朋友之间“信骚扰”

  周女士坐在台下开会,觉得会议冗长又没太多实质性内容,闲来无事,便拿起手机给朋友发短信:“干嘛呢?在忙什么?”朋友回个短信:“正上班呢!”“有什么好忙的?给你发个笑话……”周女士开了两个小时会议,发了一个多小时的短信,她的朋友上班时手机不断响起,不看觉得不好,看了不回好像还不合适。周女士的朋友一下午就因为这没什么实际内容的短信而影响工作。

  短信是方便和朋友联络感情,如没什么正事,短信息没完没了发给朋友,虽然周女士找到了打发时间的好办法,她的朋友却可能因此手头的工作一直无法延续,却又不好拒绝。上班时间每个人都在忙工作,即使不忙,也不能没完没了地发短信,闲聊天式的短信更会让对方心中不悦。

  陌生来电,一打错电话就挂机

  最能考验一个人礼貌和修养的,通常并非面对熟人,而是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例如打错了电话——这是吴先生通过多次经历,总结出来的一条“深刻哲理”。“有一次是三更半夜,我已经躺在床上了,忽然手机响起,接听后发现对方说的是不知哪里的乡下话,听不懂。当我用普通话问对方是否打错电话时,对方什么都没有说就挂掉了。”吴先生当时的感觉,就好像站在别人的门口,被别人“乓”一声关掉大门,把自己晾在门外一样。对方明明自己打错电话,骚扰了别人,甚至浪费别人的电话费,可是连一声抱歉或者谢谢也没有说就挂机了。

  “我估计,如果两人是面对面说话,对方不会如此没有礼貌。但是打手机不一样,手机只是创造了远距离沟通的平台,打错电话的双方互不认识,就忽视了必要的礼节。”吴先生说。当然,吴先生觉得,对于打错了自己电话的人,也应该有绅士风度对待,礼貌地告诉对方打错了,这才是一种文明的通话方式。

  手机照相,偷拍你没商量

  说到手机偷拍,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电影《手机》,里面发生的情节让不少人开始对拍照手机产生恐惧心理。

  网友海天告诉记者,他今年过年的时候买了一款智能手机,“除了拍自己,大部分是用来拍同事的丑相玩,但不会放到网络上传播。”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手机偷拍更多的还是发生在女性身上。和数码相机不同,手机偷拍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一次到外面玩的时候发现有人用手机对着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偷拍,”天生丽质,身材高挑的曾小姐走到哪里都有很高的回头率,她的话语中显得有些无可奈何,但更多的是恐惧。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照相功能也强大到了可与数码相机相媲美的程度。手机拍照在满足了人们摄影乐趣的同时,也让偷拍大行其道,甚至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采访中,百分之百的市民对手机偷拍持否定和厌恶的态度,“现在拍照手机越来越先进,即使是他偷拍了,你也很难发现。”一些女生更担惊受怕:不知道哪一天,自己就会成为别人屏幕上的风景,或者是人家茶余饭后的笑料。

  记者手记:让文明使用手机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根据统计,如今国内有好几亿手机用户,而且每月以数以百万计的速度在高速增长。当前在运营商的激烈争夺中,手机通话费逐渐降低,单向套餐出现,不少人接听电话,已经不需要根据时间来算钱了。但是,当我们打手机打得越舒畅时,一些礼节性的东西就越容易被忽视。就像在公共场所吸烟影响别人健康一样,同样,在公共场所使用手机不当也有可能对他人造成影响,如高声通话、铃声骚扰、手机偷拍…… 手机的普及为我们带来了方便,提高了生活水准,也应提高手机使用者的素质,在方便自己的同时,不要忽略了身边其他人的权益。

  希望更多的市民注重生活中的小节,让文明使用手机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相关链接:

  国外如何限制在公共场合打手机?

  纽约:美国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六成的手机用户表示在公共场合使用手机可能成为一个“最讨人厌”的行为。在今年的纽约市议会上,通过法令,禁止在公共表演场合使用手机,无论是正在用手机交谈,还是刚用手机拨号,或者不出声地听电话,只要被发现手机响了就会被罚款50美元。

  法国:规定手机用户禁止在影院、剧场等公共场所接打手机,当局根据新的规定正在公共场所安装信号干扰设备。但在紧急情况下,有必要打手机时用户也可通过紧急服务号码和外界取得联系。

  英国:英国政府宣布,边驾车边用手机通话或发短信的人将被处以高达1000英镑的罚款。驾车者一旦被发现在驾车时手持手机、用头和肩膀夹着手机,或者是乘客将手机递到驾驶者的耳朵旁,都将一律受到处罚。

  (编辑:蔡晓惠)

来源:不详   责任编辑:Jy0663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语电视剧:选!选!选

李老三生鬼仔(大结局)第十三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