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特殊桥墩”将打造度假休闲岛

  

拥有独特旅游资源的妈屿岛,未来或将打造成中高端度假休闲岛。

  本报讯(记者刘婉萍 杨立轩 实习生 李树信 摄影报道) 日前,本报连续推出“走进妈屿岛”系列报道,让这个曾经辉煌却又逐渐被城市边缘化的沉寂海岛重归人们的视野。连日来,到妈屿岛游泳、怀旧、休闲的市民络绎不绝。记者了解到,目前妈屿社区居委在龙湖区和珠池街道支持下,委托市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的《汕头市妈屿岛控制性详细规划概念设计》已上报市政府。未来的妈屿岛或将打造成一个以中高端并兼具大众化的度假休闲岛。

  辉煌时年上岛游客14万人次

  妈屿位于汕头港出海口处,是汕头港的门户。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岛上有人口1800多人。妈屿岛被列入汕头八景之一,“妈屿风景区”被汕头市挂牌为文物保护单位,包括老妈宫、新妈宫、海龙王庙、双忠庙、东海普陀山寺、观世音菩萨巨型石雕像等。其中,始建于元代的妈祖庙,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潮汕地区较早兴建的妈祖庙,在粤东、闽南以及港澳、东南亚等华侨聚集地区较有影响力,每年农历三月廿三都吸引大批游客上岛弘扬妈祖文化。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乘坐轮渡到妈屿岛游玩是很多人难忘的记忆。据相关资料统计,自1980年至1985年间,每年上岛游客从几万人次剧增至14多万人次,可谓是妈屿岛上旅游发展最辉煌的时期。然而,1995年海湾大桥通车后,妈屿岛失去了海岛固有的神秘感,市民出入该岛虽然更为方便,但岛上的旅游热反而大幅降温,后来又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

  网友民意调查为妈屿寻出路

  “我认为,妈屿岛目前发展旅游主要存在几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海湾大桥从海岛上空跨岛而过,给岛上的视觉、景观带来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岛上居民建房过于密集、无序,岛屿逐步村庄化,旅游发展的空间不足,氛围也受到破坏。沙滩逐步退化、海水质量下降、村民乱搭乱建,配套设施简陋,这些问题也都制约着妈屿岛旅游的发展。”以前曾到妈屿岛旅游,对妈屿岛印象很好的市旅游局副局长陈斌,谈起海岛现状颇有些遗憾。他认为,现在的妈屿岛在旅游方面还是能够有所作为,可以利用原有的资源从一个休闲旅游岛的角度进行规划。整治海域、清理沙滩上的乱搭乱建,设置必要的停车场,实行道路非机动车化,并改造、提升岛上的旅游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满足现代人休闲需求。在突出岛上妈祖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挖掘岛上渔村文化,打造“渔家乐”,让妈屿逐步回归旅游的功能。

  事实上,不仅旅游界业内人士,汕头的网友们对妈屿岛的未来也充满关注。曾经有网友在网上发贴,对妈屿岛规划为“朝佛圣地”、“休闲的地方”、“艺术岛国”等几个方案做民意调查,引起各方跟贴热议。虽然大家看法莫衷一是,但希望妈屿岛重焕昔日风采的热情却毋庸置疑。

  将建6功能区复归“旅游岛”

  变身为海湾大桥一个“特殊桥墩”的妈屿岛,未来之路究竟该怎么走?记者了解到,在最新设计的妈屿岛控规中,妈屿岛以“和谐”作为设计理念,以“水”为创意,将打造成一个历史和现代完美结合,既具有古老的文化,又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和谐统一的中高端并兼具大众的度假休闲岛。以岛东侧秀美的自然景观为景脉,以社会各阶层度假休闲的园地为人脉,以岛西侧的潮汕文化气息为文脉,在岛上建起6个功能区复归“旅游”本色。

  滨海休闲区:位于妈屿岛西侧沿海,主要由海洋图腾广场、亲水平台等组成;宗教文化区:位于妈屿岛西北部,以妈祖文化、普陀文化为主导,以望海观音作为观光核心点,重塑妈祖新形象;新渔村体验区:位于现状居住用地,结合新农村改造,以及远期对村民的建筑长期改造进行综合考虑,探索出现代新渔村开发的新模式;体育健身区:位于海湾大桥东侧,主要由SPA疗养中心,以及各种体育设施组成;丛林探索区:以营造氧吧公园为主体的野外旅游景点;高端商务区:位于地块最东端,由填海而成,内部规划有酒店、会议中心等,是未来妈屿岛最璀璨的部分。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St0754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运黄金

大笑西游之第三部:受困平顶山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