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男生涂防晒霜烈日下操练 少年军训趣事多

  

少年军校成为都市独生子女综合素质的一面“放大镜”  

  ▲同学们的军体拳打得有模有样。

  ▲同学们在卫生包扎救护课上实操。

  ▲小男生训练前也要抹点防晒霜。

  内务整理是必修课。

  独生子女能否经受得起风吹日晒,能否扛得住艰苦的体能训练,能否受得了无人呵护的独立生活……这些问题,放在日常家居生活中,很难得到客观而精准的答案,暑假期间,把孩子们放到近乎“军旅标准”的夏令营或者少年军校中,或许更能考验现在独生子女的综合素质。

  汕头市第十八届少年军校目前正在市国防教育训练基地举行,200多名初一级学生在这里参加第二期训练。近日,记者来到这里探营,发现这种特殊的集体生活的确成为都市里孩子们综合素质的一面“放大镜”。

  肚子饿了,“挑食家”什么都吃

  这群小学员大多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平时被宠惯了,很多人都有挑食的毛病。有的不吃海鲜,有的不吃青菜,还有的不吃鱼……一个个都是名副其实的“挑食家”。可是到了这里,“挑食家”们吃饭的时候没得挑了,教官还要求他们除了身体有特殊过敏反应的食物可以不吃外,其它什么都得吃。

  “我本来在家里是不吃青菜和鱼的,但现在什么都吃了。”金敏桦告诉记者。“因为被选为宿舍长,自己要起带头作用。”金敏桦说,一开始是强迫自己吃,但到后来发现,这些东西其实挺好吃的,因为每天训练强度大,体能消耗多,肚子饿了,什么都好吃。

  林子康说,因为要遵守纪律,他带来的方便面到现在还没有机会吃。“平时训练时间很紧,没什么机会吃零食,如果三餐还挑食,晚上饿了很难受的。”他说。

  除了不挑食,孩子们的起居也都养成了好习惯。学员们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被子都要叠得整整齐齐。早上、下午各有两三个小时的训练时间,晚上还有集体活动,每天下来大家都很累。午睡的时候大家都睡得很熟;晚上10点熄灯,虽然有说不完的话想交流,但没一会儿一个个就都睡着了。

  衣服不会搓,放在地上用脚踩

  “哗啦啦……”一阵大雨突然下了起来,正在训练的同学们在教官指挥下纷纷撤回宿舍。担任“宿舍长”的蔡瀚锋三步并作两步跑进宿舍,冲到阳台,拿起撑杆把晾在阳台上的衣服快速收进屋。不到2分钟,宿舍里9名同学的10多件衣服全部被收了起来,一件也没被淋湿。

  蔡瀚锋告诉记者,在家里,他几乎没有收过衣服,可一来到军校,当上了宿舍长,他就觉得自己责任重了,有什么事也会想着同学们。他说,一开始,有的同学连洗衣服都不会,不知道怎么搓衣服,干脆就放在地上用脚踩。几天的集体生活,让大家学到了很多东西,感到自己“长大”了不少。

  金敏桦告诉记者,宿舍里有同学不会洗衣服,同学们就帮着洗,还手把手地教,因为互帮互助,同学之间的感情比以前更深了,“我们住在一起就跟姐妹一样,感觉很温馨。”金敏桦深有感触地说,大家都是独生子女,平时一个人惯了,现在才发现,只要真心诚意地帮助别人,为别人着想,生活会更加快乐。

  男孩怕晒黑,操练前涂防晒霜

  在宿舍里,记者看到了学生们随身带来的东西:吃的方便面、饼干、巧克力,喝的莲花峰茶,擦的清凉油,抹的润肤露,用的吹风筒等等。

  在陈岱楠的随身用品里,记者发现了一瓶防晒霜。小陈告诉记者,这是他来军校前自己去买的,“可不止我有防晒霜。”他笑着指着宿舍另一名男生说,“他也有带。”该名男生拿出他的防晒霜告诉记者,这防晒霜是他从家里带来的。

  “这东西可好用了,在烈日下操练,很快就会把皮肤晒黑,所以在训练前涂抹一点,可以防止晒黑晒伤。”陈岱楠说。因为有作用,现在防晒霜成了“集体财产”,大家训练前都要涂抹一下。

  学好军体拳,一心想擒飞车贼

  军校共有操枪、高炮操作、军体拳、队列操、车辆旗语和卫生包扎救护6个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

  军体拳是此次军训中最受欢迎的项目,特别是不少男孩子都选择了这个专业。林子康已经是第二次来参加军校学习,他说第一次是小学四年级,那时候自己什么也不懂,这次不一样了,入学前他就想好了自己要学的专业。林子康说,他想学好军体拳,下次碰到坏人时可以大显身手。他说,曾经不止一次在放学时看到飞车抢夺的情景,那时就恨自己没有一身本领能将坏人抓住。

  每个小学员挑选专业都有自己的目标,有的想通过队列训练锻炼体形和集体协作能力,有的想通过卫生救护学习掌握急救方法,可以在日常中发挥作用。正因为有了学习目标,虽然训练过程十分辛苦,但小学员们都咬咬牙坚持了下来。“体能训练最辛苦了,男孩女孩都要做俯卧撑,做不到数量还要被罚半蹲,所以大家都不敢松懈。”林子康说。

  石头剪子布,洗澡也要排排队

  在军校里学习生活,同学们也要和“军人”一样守时守规,连洗澡也是被限时的,这让不少同学发了愁。不过很快他们便找到了有趣的方法把洗澡难题解决了。

  在军校里,一个宿舍住有八九名同学,每天规定的洗澡时间只有1小时。一开始八九个孩子都为这仅有的1小时洗澡时间犯愁。不少女生告诉记者,她们平时在家里洗澡,想洗多久就洗多久,“我在家洗澡从没少过20分钟,现在平均一个人只有七八分钟洗澡时间,怎么够?!”一女生说。

  一说到洗澡,不仅女生“怨声载道”,男生也觉得不好解决,他们都为谁先洗、怎么洗得快而犯愁。“我们来抓阄吧!”很快,宿舍长林子康想出了一个好方法,一说出来,宿舍里的同学立即高兴地表示赞同。通过抓阄,宿舍里的同学们很快分出了先后,并相互监督,在规定的时间内洗完澡,没有一个拖拉延时的。

  自从有了“抓阄洗澡”后,各个宿舍的同学都效仿起来,有轮流排队洗澡的,有使上“石头剪子布”分胜负的……“我们现在都适应了这种洗澡方式了。”林子康说,井然有序的生活让人觉得很充实。

  本报记者 许玉璇 陈晓敏

  实习生 巫 珩 摄影报道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St0754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超级机器人

潮汕搞笑短剧:选助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