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王楚毫30年如一日传授太极拳

王楚毫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大赛,取得很多好成绩,为国家、为家乡争了光。通讯员 摄

  每天清晨,在市区榕江公园,总会有一群中老年人,在一位教练带领下,凝神静气一招一式演练着太极拳。这位师傅年过古稀却身手矫健,拳法丰满圆润、绵延不绝。他就是致力推动太极拳在我市传播的国家一级教练员王楚毫。

  自学成才的武术师傅

  近日,记者慕名采访了王楚毫,进了他家,得到的第一印象却是:书多。在王楚毫的书房里,从年代久远的复印本到近年出版的太极拳书籍,塞满了整个书柜,既有70年代的《简化太极拳》、《太极拳运动》,也有90年代的《太极拳全书》、《太极拳竞赛套路全书》等,王师傅笑呵呵地说:“几十年来,我就是通过书本不断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太极拳水平的。”

  1942年出生于市区的王楚毫,幼年时就对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晚上跟着大人们在埕头巷尾“舞弄”南枝拳成了他最大的乐趣。1965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获得一本薄薄几页纸的太极拳入门书籍,王楚毫如获至宝,照着书本上的动作没日没夜习练起来,自此,他深深迷上了太极拳,一有空闲时间就拿起书本研究起来。

  徒弟陈先生由衷地敬佩王师傅,他对记者说:“老师的悟性太好啦,自己看书本就能领会太极拳的要领,真佩服!”

  几十年来,王楚毫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大赛,获得不少荣誉,为国家、为家乡争了光。其中2001年参加珠海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荣获42式太极拳、42式太极剑、孙式太极拳三项一等奖;2003年参加香港国际太极拳邀请赛夺得陈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两项第一名;2006年在广东省武术精英大赛上摘取了42式太极拳金牌、武式太极拳银牌,同年参加全国太极拳锦标赛获42式太极拳第三名。

  现在,王楚毫是太极拳国家一级教练员、广东省武术协会成员。

  受触动立志传播国粹

  80年代初,学有所成的王楚毫从媒体上了解到,中国国粹太极拳在日本的传播已经很普及,成为日本人喜爱的健身运动之一,但在自己身边,习练太极拳的人还是很少,他深受触动,决心带动更多的人一起将太极拳发扬光大、传播开去。

  在市区西湖公园、东风广场、榕江公园都曾留下了王楚毫辛勤传授太极拳的身影。王楚毫还踏足过广州等地,远至新加坡,传播太极拳成了他人生最大的乐趣和追求。三十年如一日,乐此不疲,王师傅至今已记不清教过多少学生了,有的学生跟着师傅学艺跟了20多年。

  跟着王师傅学太极拳的吴女士对记者感叹地说:“师傅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传授太极拳,对学生很有耐心,从不发脾气,无论学生悟性高低,一招一式他都是耐心教导,直到学生学会为止。”

  王师傅的学生中,有的曾代表我市参加各种大赛,夺得了不少荣誉,有的也已跟师傅一样担负起传播太极拳的责任了。

  由于王楚毫长年致力于武术教学、德艺兼备,为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1年,他被《中华武林人物志》收录入书,这是我市武术界的一大骄傲。

王楚毫(前)和妻子孙贵吟(左一)在传授太极拳技艺。郑楚藩 摄

  “太极伉俪”成佳话

  几十年来,王楚毫每到一处传授太极拳或参加比赛,总有一位形影不离的“女伙伴”,她就是王楚毫的妻子孙贵吟,他们因有共同的爱好——太极拳而结缘。

  40多年前,王楚毫在一个早晨偶然遇到正在耍太极拳的孙贵吟,这位有着相同兴趣的姑娘立即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不由走上前去和她交流起太极拳来,这一“交流”就一直延续至现在,已有40多年了。

  提起妻子孙贵吟,王师傅总是笑不拢口,总爱打趣地说:“如果我们一起去比赛,我得第一,她只能得第二。”此时,孙贵吟的脸上写满了幸福。他们因为喜欢太极拳而相识、相知、相爱。

  孙贵吟的太极拳功底也有几十年了,她始终理解、支持丈夫,两人为了一个共同的追求——发扬光大太极拳而一路走来,他们的生活平淡中充满乐趣,平凡中凸显出一种可贵的精神。

  (编辑:蔡晓惠)

来源:不详   责任编辑:Jy0663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爆笑喜剧:调解员卿姨-2011贺岁片

潮汕爆笑喜剧:猜年龄-2011贺岁片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