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是最受群众欢迎、参与最普遍的活动形式,每天早晨或晚饭后,人们不约而同聚集在市区的临江路、公园、青年文化广场等锻炼,随着音乐旋律翩翩起舞,陶冶情操,健美体魄,收获快乐。广场舞这一项群众活动的广泛开展,得益于不少热心的传播者,郑静惠就是其中一位。
郑静惠今年40多岁,她性格温和、充满活力,从青少年时期起一直是文艺活跃分子,学过舞蹈表演,也曾在市来兴潮剧团当过演员,有着扎实的舞蹈基础。六年前的一天晚上,她与家人到朋友家做客,来到该住宅小区见几个中老年人在跳“健身舞”,也许是她们没有舞蹈功底或从未接受培训的缘故,她们并不标准的舞姿惹来一些围观者的取笑,其中一位阿姨自言自语地说:“要是有一位老师来教我们就好了。”看到这种情形,不禁激发了郑静惠的热情,她决心发挥自己特长,创建一个中老年人所需求的广场舞蹈队。随后,她报名参加榕城区体育局举办的健身舞蹈培训学习,在获取教练资格后成立了望江广场健身舞蹈队,并担任该队的舞蹈老师。
广场舞是集舞蹈、体育、艺术于一体的活动项目,在音乐伴奏、舞步、动作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郑静惠根据音乐节拍,和对乐曲情感的理解,编排了印度舞、新疆舞、扇舞等20多个适合大众娱乐和健身的舞蹈,但鉴于队员年龄差距大、性格各异、基础水平不一等情况,集体训练队员恐怕难以统一。为此郑静惠首先与队员们座谈,然后按层次分组逐步引导,为了一个动作或造型能直观地展露在学员们面前,郑静惠反复试跳,有时还把腰和脚扭伤了。郑静惠感悟到,广场文化是植根于民众之中的艺术,除了接受正规的培训外,更多的是从群众活动中寻求学习的机会。一次到惠州办事,郑静惠抽空到晨运热闹的公园偷师学艺,现场她细心观摩、认真记录笔记,看到精彩处还跟着活动的人群跳了起来,近三个小时观摩中获得了不少宝贵的“教材”。在汕头、潮州区域她还结识了不少热爱广场舞蹈的好友,她们交流技艺,相互勉励。
去年应广大爱好者的要求,郑静惠又在临江北路和仙桥镇组成两支舞蹈队,目前三支队参与人数共有300多人,队员来自社会各界,年龄在15至50多岁之间,大家一起学习,舞动精彩,感受欢乐。在学舞现场温女士告诉记者:“跳广场舞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不仅能消除工作上的疲劳,为身心带来愉悦,也让我多年的颈椎病好了许多。”现在,郑静惠每天早、晚穿梭在望江广场、临江北路和仙桥镇三个活动点之间。另外,还多次应邀到揭东县城,梅云街道办事处、仙桥街道办事处辖下的一些社区进行广场舞指导。
随着广场群众性文娱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郑静惠也带动队员们积极参与各项比赛、活动,如参加2009年市首届美食节开幕式、2010年榕城区举办的迎亚运文艺晚会以及仙桥、梅云街道办事处举办的乡乡乐起来文艺晚会,去年队员们参加榕城区老年体协举办的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文艺演出中还荣获奖项。队员优美的舞姿,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带给观众愉悦的精神享受。近几年春节期间,她还发动队员举办迎春联欢晚会。郑静惠也因认真、勤恳的工作态度,曾被市老年体协授予“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目前,郑静惠把刚学到的“超级曼波”、“火辣恰恰”等8支广场舞蹈悉心指导队员们,她说:“今年4月,我市为推广群众广场舞,组织舞蹈骨干排舞培训,使活动形式和舞蹈动作更加规范,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我参与学习后,收获不少,对于传播广场舞也更有干劲和信心了。”
郑静惠(中间穿花衣者)与广场舞蹈队队员们优美的舞姿。
(编辑:林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