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泽春 摄影报道)昨天上午,我市在汕头湾举行大型优质海鱼苗及虾苗增殖放流活动。本次活动由市海洋与渔业局主办,总计投入资金39.6万元。活动中首次在该海域放生了3头大海龟,并放流逾1300万尾鱼虾苗增殖。据悉,我市多年来持续举行的渔业增殖放流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天然水域渔业资源种群数量。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放流海域,只见参加活动者合力扛起重逾100公斤的大海龟(左图),将其放生到汕头湾。接着,大家又纷纷把装在盆子或薄膜袋中的鱼儿、虾苗倒进海里,欢蹦乱跳的鱼儿很快消失在粼粼碧波中……据介绍,此次放流苗种除了3头大海龟,还有真鳍鲷30万尾,黑鲷30万尾,斑节对虾1250万尾。选择这些海水鱼虾苗主要是其培苗技术比较成熟,且这些品种较为高值,并适合在该海区生长。由于其生长速度较快,在正常情况下3至5厘米的鲷科鱼苗一年多便可长成成品鱼。
据介绍,由于水域环境污染加剧和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渔业水域出现了较严重的资源衰退趋势。为此,我市多年来持续举行增殖放流活动,根据最近几年来的跟踪调查数据显示,我市渔民的捕捞产量在经过大规模的渔业经济物种放流之后,都得到了稳步的提升。如黄鳍鲷、黑鲷、花尾胡椒鲷等这些常见增殖放流品种,投入和产出的比例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