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潮语歌原创活跃着一帮“后生仔”

说起潮语歌曲,不少市民还停留在《苦恋》、《韩江花月夜》等经典曲目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年轻人对潮语歌曲似乎知道得不多。但近日一首潮语歌曲《茶语》在微博上广为流传——“又是个静静个夜,好怀念一家人在食茶,听伊人细谈人生个日子,真是过来会猛。听啊爸口旦 伊初入社会,赚食个门路没好多,听啊妈口皮 老厝老戏棚,但现在已是千变万化”,真情实感的歌词加上流行元素混编的旋律让歌曲好评如潮,也引起众多潮汕人的共鸣。这原来是潮语流行乐坛的一位原创作者“阿细”黄瀚的作品。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不少海归、本土的汕头年轻人都关注起潮语歌曲的发展,并投身创作当中,希望通过努力,推动潮语歌曲的持续流行、发展。

海归回到本土

创作童谣摇滚潮语歌曲

潮汕话独特的语言魅力吸引着年轻人加入到潮语歌曲的原创中去,目前汕头音协的潮语歌曲沙龙里就聚集了70多人,他们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最小的才16岁。而作为沙龙理事的王国纬就是一名原创潮语歌曲的实践者,目前他创作的歌曲超过百首,童谣、流行、摇滚各种风格都有。

王国纬是一名海归青年,回国开始音乐创作时用的还是国语,直到2007年,他才“转型”写潮语歌曲。“既然我已经回归本土,潮语歌曲又是我们的重要文化因素,创作一方面是自我挑战,一方面也是想把国外、流行的元素带入潮语乐坛中,让潮语歌曲不再停留在20年前的曲目上”。最初,王国纬连潮汕八音的音准都找不好,但汕头音乐界的徐东升、蒋雨欣等前辈给了他指导和矫正,让他能更好地创作下去。

一直以来,王国纬都坚定地走着自己的原创潮语音乐路线。他从童谣入手,与同样年轻和热爱潮语歌曲的巫国祯联手创作了一大批市民喜闻乐见的节庆题材童谣,在集结出版《红@桃舞起来》专辑后获得了市场的肯定。在流行音乐方面他同样不甘落后,去年,他在一场潮语歌曲专场音乐会上,现场演唱了一首自己作词、作曲、编曲的潮语歌《潮魂》,“浓浓好茶飘五洲,亲情岁月是不休。脑中渐现城秋,秋风月圆念亲人。悠悠鼓声四海现,依然声声伴我闯。真心随着男儿飞,风吹不倒随波流,魂不朽(潮魂不朽)……”这首表达海外潮人的思乡之情的歌曲,他却用现代流行、摇滚音乐去表现,既显得新潮、热烈,又带着年轻人的激情,得到了听众的好评。

本土外出打拼

将生活感悟融入歌曲创作

在当今的潮语流行乐坛,正因为有了一群肯坚持的年轻人,才创作出更多脍炙人口的潮语歌曲。“阿细”黄瀚也是坚持者之一,“从小学与音乐结缘,到中途外出打拼,到现在越来越好的创作氛围,我有信心继续创作下去”。原来,黄瀚《茶语》的创作背景就是自己外出打拼的那段故事。“当初汕头原创音乐的氛围没有现在好,无奈只有外出打工。但我的音乐梦没有断,有机会我就回来了。”

“其实我以前是吉他手、编曲、后期制作,但编曲多了,我也想尝试自己创作”,虽然从事创作才两年,但他第一首作品《邻里》讲述幼时与现在邻里关系变迁的歌曲马上就获得肯定。他的歌曲里更多是对社会变迁、对生活最简单的感悟和思考。一首《茶语》更是唱出了在外打拼游子对家的眷恋。琅琅上口的旋律,简单易懂的歌词使得这首歌传唱度很高,这也是黄瀚没有想到的。“我去外面修摩托车,居然听到店里放的就是《茶语》。在网上,很多深圳、广州等地潮汕人都转发、下载了这首歌曲。这说明我们潮语歌曲也可以很流行”。

现在,在潮语歌曲沙龙里,参加的人交流着自己对潮语歌曲的看法,分享原创作品,互相切磋技艺,形成良好的创作氛围。而王国纬、黄瀚等人也表示,这种交流还更多地要走出去,与外地的原创音乐进行碰撞、对比,才能更好地完善潮语歌曲创作,要一直跟着潮流走,才能更好地推动潮语歌曲持续发展。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责任编辑:St0754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机会

潮汕搞笑短剧:涝屎日本仔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