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早晨摘埔田竹笋 中午摆上汕头餐桌

龙兄用桐坑@条系起汕揭一段情。

埔田山上的竹笋不消半天时间便上了汕头人的餐桌。

汕揭潮日渐便利的交通环境除了让三地旅客出行方便外,还让各地的风味特产总能新鲜互送,汕头人每天尝到埔田竹笋、桐坑@条等揭阳特色美食,就是“吃”出同城化“好滋味”的典型代表。

汕头日售万斤埔田竹笋

“埔田竹笋每年农历5月前后就上市了,汕头不少农贸市场都有售卖埔田竹笋,盛产季节每天大约售出上万斤”,埔田籍菜贩老朱告诉记者。有“中国竹笋之乡“美誉的揭阳市揭东县埔田镇盛产的竹笋品种独特,肉质细嫩、清脆爽口、味道鲜甜,有“岭南山珍”美称。目前,埔田镇竹笋种植面积3万多亩,年产鲜竹笋9万吨,竹笋加工企业10多家,年加工量超过6万吨。

现在每天清晨,老朱等菜贩们都是将从笋园刚刚挖出的竹笋用车载运来汕头售卖,汕头人中午就可以品尝到几个小时前刚刚“出土”的鲜笋,“老鸭炖竹笋”、“笋丝炒虾”等美食让人回味无穷。老朱载运到汕头数百斤鲜笋中,除了供应一些餐饮菜馆外,其余都是在珠合、龙北市场销售,有时下午开市不久就售卖一空。老朱介绍,从埔田到汕头有40公里路程,以前路况不好时需走上1个半小时,碰上塞车就更麻烦,不仅赶不上“早市”,售卖不完导致出现剩货,而且竹笋还可能会因搁置太久“失鲜”影响口感。现在,汕头揭阳两地交通便利,竹笋从产地运到汕头销售仅1个小时,确实让以新鲜为卖点的竹笋之类农副产品“保住了青春”,也稳扎市场一“笋”独秀。

桐坑@条每天清晨运至

和菜贩老朱一样,桐坑人林协龙也是尝到了汕揭两地交通快捷的甜头。这位第一个把桐坑@条店开到汕头、让“桐坑@条”声名鹊起的桐坑人称,每天在他店里就餐的食客所食用的@条都是当天清晨从桐坑载运出来的,十足“鲜活”。

早在1998年,林协龙就在百花路开起了汕头首家“桐坑@条店”,2004年搬迁到了珠江路经营。现在每天中午、傍晚在该店进餐的食客络绎不绝,“迟到者”只好暂时“旁观”等候进餐座位,场面十分壮观。桐坑是揭东县白塔一个比较大的村落,以盛产@条闻名,距离汕头有75公里,现在单程运输时间大约1个半小时,以前则在2个小时以上,交通不便的确影响了两地商贸来往。林协龙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往返家乡汕头两地时,路面坑坑洼洼,路况很差,时不时还碰上大塞车,一长溜车龙让人心都凉了。有好多次家乡一些从事玉器生意的村民乘坐班车前来汕头外砂搭乘飞机出国洽谈生意,途中碰上大塞车也只能是焦急无策。紧急关头,驾驶摩托车载运@条的林协龙刚好路过时立即充当“救火队员”以货易人,将准备搭飞机的老乡拉上摩托,自已的货物则搬上客车,然后“钻车缝”前行,最终把老乡送到机场。

路通财通,经营桐坑@条特色美食店的林协龙现在生意越做越红火。据他介绍,目前汕头由桐坑人经营较为“正宗”的桐坑@条店有六七家,每天销售桐坑@条700余斤,仅他一家店就销售200多斤。每天上午9时半前,专门为他们运载桐坑@条来汕的客运班车就会准时来到老林店前卸货。“来碗@条!”,中午时分,店前炉烟飘飞,人声鼎沸,散发出阵阵诱人的美食香味……

汕头牛肉丸“弹”遍大潮汕

长期以来,饮食领域在汕潮揭“同城化”进程中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缩影,汕头牛肉丸在揭阳潮州的“江湖地位”可见一斑。

据了解,目前在揭阳潮州两地,只要是经营牛肉丸的餐饮行业,很多人都把“汕头牛肉丸”的招牌挂在最醒目的地方,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餐饮店的牛肉丸都是每天从汕头运来。由于是当天“打造”出来的牛肉丸并第一时间发货,运到揭阳潮州自然十分新鲜,用一位业内人士的话说“从汕头运到揭阳,还热乎乎的……”

“其实,不少牛肉丸是我们用当地的牛肉捶打出来的,但挂上‘汕头牛肉丸’的牌子,更能招徕顾客,毕竟潮汕人对汕头牛肉丸很有感情,很有认同感。”一位在揭阳经营牛肉店的老板道出了“实情”。

餐饮界人士认为,随着潮汕三市同城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地之间风味美食的交流必然更加密切,潮汕人的餐桌将更加丰富,也更加多元化。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Jy0663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爆笑喜剧:男人的吻-2011贺岁片

潮汕搞笑短剧:戏骗子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