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潮安东凤镇一六旬村民酷爱书法几近痴迷

常拒“润笔费”却好以字换酒

陈国光向记者展示他创作的18米草书长卷《千字文》。

潮安县东凤镇东一村有个“怪人”陈国光,在外经商数十年打拼下殷实家业,“卸甲”回乡后就一心扑在书法上,还养成了夜半读帖、夜夜独酌挥毫的习惯,好不痴迷。字越写越好,上门求字的人多起来,他对“润笔费”一概拒绝,却喜欢用字与人交换好酒和小玩意,花甲之年过得好不自在。

因一起官司与书法结缘

陈国光与书法结缘,是因为他而立之年的一场商业官司。上世纪80年代,陈国光与某国际知名品牌打了一场商标注册官司,没想到因为这个契机,他在北京认识了知名的法律学者,并通过他开始广泛结交书画名家,开始了自己与书法30余年的不解之缘。

陈国光的事业需要他一年到头都辗转在全国各地,性格豪爽的他,在迷上书法后,常常通过各种途径结识各地的书法家和爱好者,渐渐地,几乎在他经商所到的城市,都有那么几个莫逆之交。他每到一处,吃住在宾馆,白天谈生意,晚上一闲下来就登门去“蹭”笔墨,练字交流的同时也增进了感情。

半夜挥毫的 “书痴”

几年前,陈国光回乡,当选了村委会主任。安定下来后,他有了更多的时间研习书法。他发现村委办公地点夜里很安静,会议室里头的桌子够大,夜里在那儿练习书法再合适不过了。担任村委会主任的3年间,他晚上常常留宿办公室,忘我地练字,对书法的热情也更加浓烈。去年7月,陈国光辞去了村里的职务,彻底“退休”,专心写字,开始了他的“书痴”生活。

因为已经养成了半夜练字的习惯,又不想影响家人正常作息,陈国光托人寻得了几间闲置的屋子,配了简单的床柜家具布置成书房。现在,陈国光每天的日子很是简单:每天晚餐过后,到书房先眯上几个小时,午夜醒来先洗个澡,再独酌几口小酒,品读历代名帖,待到微醺时刻,便开始弄墨挥毫,常常一写就到天亮。采访时,陈国光向记者展示了一副长达18米的草书长卷《千字文》,正是他在去年底的冬夜,用6、7个小时一气呵成的。

以字易酒的另类“换客”

笔耕不辍的练习,让陈国光的笔法日渐精进,在“圈内”渐渐获得肯定,他的作品也在潮汕、港澳乃至全国各地的展览中初露头角,他本人还加入了国际潮汕书画总会,成为会中理事。去年7月,他的作品《沁园春·雪》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国名人名家书画邀请大展,更让他很受鼓舞。

酒香不怕巷子深,虽然蜗居乡村,但上门向陈国光求字的人还是多了起来。求字的人总会奉上丰厚的“润笔费”,可是,陈国光却一概婉言谢绝。陈国光说,他写字纯粹是因为喜爱,而且他也不缺钱。但他生性好玩,又最爱美酒,于是,每每有人求字,润笔费他拒收,但如果人家有什么好酒或是特别的摆设,他却会向人要。他的书房中,墙上挂着的瓷板画屏风、案头摆着的精致雕塑,大都是他用字与人换来的。连走廊上的两盆芝兰,也是他用字与一位僧人互赠的。除了酷爱书法,他还成了个另类的“换客”。

写书法给陈国光带来无穷的快乐,陈国光说,自己的人生没想那么多,他只是过好每一天,潜心练字,“欲行翰墨之道,默默无止境”。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来源:潮州日报   责任编辑:chaozhoure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肥猪瘦猴(第一集)

潮语特别版《康熙微服私访记》-华龙潮汕网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