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汕头人最熟悉的老街外马路一带,至今仍留存着不少革命旧址,它们无声记录着先人的“红色足迹”,一个个串起来,便成了一幅生动的“红色”画卷。为加强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汕头市目前已启动部分旧址的修缮工作,力求还原它们的原貌及特点。
外马路于1924年开始铺筑,全长近3000米,是汕头埠最早、最长、也是最具影响力的一条马路。由西往东,永平酒楼旧址、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指挥部旧址(汕头市八一纪念馆)、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旧址、桂园、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旧址等革命旧址均座落在这条老街一带。汕头市共15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外马路就占了4个。而从外马路延伸至镇邦街、海平路一带,则有两个“红色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旧址。
根据汕头市2012年十项民生实事的分解工作方案,汕头市将加强以革命史迹为主题的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依托革命旧址修建和开辟一批红色纪念馆和红色专题展。目前,部分革命旧址的修缮工作已经启动。去年,市文广新局已批准由潮州市设计院设计的市文保单位永平酒楼旧址的全面修复设计方案,将遵“修旧如旧”的原则,真实保存永平酒楼旧址的历史原貌和建筑特点;将全面修缮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指挥部旧址,筹备纪念南昌起义专题展览,并完善提升市东征军革命史迹陈列馆《东征历史陈列》;将编制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旧址专项保护规划,探索由点到线、线到面编制区域性文物保护专项规划以至全市性文物保护专项规划。对于“红色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旧址,汕头市已提出保护初步设想方案,以此有效抢救、保护和利用汕头宝贵的革命史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