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委合资广东石化炼油项目及揭阳海港经济区三大项目顺利开工的消息,如一阵阵响亮的号角,激荡人心,振奋民情。人们信心倍增,仿佛看到一只大鹏在惠来腾空而起,飞向美好的未来……
这几天,惠来各界人士谈论最多的,是如何紧紧抓住中委合资广东石化炼油项目及揭阳海港经济区三大项目顺利开工的契机,寻找商机,加快速度,发展石化中下游产业,促进地方经济的科学发展。目前,全县已经呈现出想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良好势头。
溪西镇是中委合资广东石化炼油项目的所在地,是承接石化中下游产业的前沿阵地,该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备受社会各界人士关注。镇委书记陈永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项目顺利开工,鼓舞人心,目前全镇上下干群一心,努力做好服务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社会管理等各项工作,呈现出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陈永年提出,要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到溪西落户,发展工业经济。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带动效应,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继续实施“乡贤回归”工程,积极争取外出企业家回乡投资创业。紧紧抓住中委合资广东石化炼油项目落户该镇这一契机,打响“石化”牌,主动承接石化配套项目,大力发展石化中下游企业,创办精细化工园,延长产业链。要注重市场培植,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区位的交通优势,建设大市场,力促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上马投建,有效带动商贸服务业发展。要合理利用和开发该镇宗教文化及丰富生态资源,依托黄光山佛光寺、镇区西来古寺等宗教文化场所和大尖山、虎头山、龙江河的自然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和旅游业。
惠来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黄艾睿认为,随着石化行业及其中下游产业的兴起,惠来的产业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能源、石油、化工将成为主导产业。经济结构的转变势必带动群众思想认识的转变,作为宣传文化部门,要以优秀作品去鼓舞、引导、教育群众,弘扬优秀文化,树立“开放、文明、兼容、奋进”的理念,以“海纳百川,携手共进”的胸怀与气魄,为中委合资广东石化炼油等大项目的开工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一个地方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性因素。惠来县教育局副局长,惠来一中校长陈汉生最近思考最多的问题是:如何办好学校,为大项目建设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参与大项目建设的外来员工子女提供更多的优质学位?陈汉生认为,随着中委合资广东石化炼油项目及揭阳海港经济区三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惠来将需要一大批优秀人才。同时,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加,本地教育部门为外来员工子女提供优质学位的任务越来越紧迫、繁重。作为惠来最高学府的惠来一中,承担着惠来教育的示范带头作用,必须按照“厚德崇教,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严抓教育教学管理,培育良好校风,在教风、学风及办学成果等各方面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才能无愧于全县人民的重托,无愧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良知与职责。
惠来县农业局副局长、仙庵镇点埔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和强认为,大项目开工建设,将使惠来的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首先是外来务工人员必将大量增加,其次是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速度必将大大加快,惠来将由劳动力输出地变成劳动力输入地。作为农村干部,应该树立服务大局、服务大项目的指导思想,主动配合劳动保障部门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使他们能够在大项目建设中大显身手。此外,农村应该尽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和家禽养殖业,满足产业工人的增多对蔬菜、家禽等产品的需求,以实际行动服务大项目建设,同时也使农民能够在大项目建设中分享发展实惠。
惠来各界人士纷纷表示,一个地方的发展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必须举全县之力,进一步打造文明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配套完善的生活环境、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依法办事的行政环境,在一系列大项目开工建设之时,必须进一步铺开社会环境的大整治大建设,以良好社会环境服务大项目建设,促进惠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打造粤东发展极,建设幸福新揭阳”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