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南海之滨的中委合资广东石化炼油项目的开工建设,铺开了揭阳海港经济区的全面建设,吹响了揭阳大发展的号角。中委合资广东石化炼油项目所带来的,不仅仅是项目本身的巨额投资,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带动中下游产业链的投资与发展,其潜在的巨大带动效应,鼓舞人心,令人振奋。
作为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掌舵人”,方宙在市第五次党代会之后就一直在思索着如何立足部门职能推动海港经济大发展,如何服务石化产业链科学布局与科学发展等问题。方宙说,国务院在《关于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的批复》中指出,要围绕广东省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建设的规划,计划从2011年至2015年,用5年时间把我省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现代化的临港工业基地,中委合资广东石化炼油项目的开工建设,是揭阳市布局临港石化产业链的良机。对于揭阳市来说,要发挥岸线长、港口众多的优势,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及能源、石化、化工产业。中委合资广东石化炼油项目开工建设之后,将会带动港口运输、货物储存、化工塑料及滨海旅游等行业的蓬勃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建设为载体,力争在海洋产业带建设、海洋综合管理与开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突破,全力建设海港经济大市,争当全省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的排头兵。
而中委合资广东石化炼油项目所在地的惠来县,是揭阳市大力发展海港经济,促进石化中下游产业科学发展的前沿阵地,如何进行海洋综合开发,如何对石化中下游产业链进行合理布局,已经成为惠来县各界人士的热议话题。惠来县人大、政协部分代表、委员认为,中委合资广东石化炼油项目开工建设之后,必然会带动揭阳市海港经济建设的热潮,要切实做好海洋综合开发规划,才能确保海港经济科学发展,确保炼油中下游产业的有序发展。要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发展海洋工业、石化能源、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及滨海旅游业,合理、有序、科学地开发利用海岸带资源,带动海港经济大发展,带动石化中下游产业科学发展。
惠来县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杨俊城说,中委合资广东石化炼油项目开工建设之后,惠来的后发优势将更为明显,整个区域已经进入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要加快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对于海洋渔业部门来说,要加大海港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石化中下游产业奠定良好基础。一是抓紧神泉国家一级渔港招投标工作,争取早日上马建设。继续搞好其他渔港的整治,对神泉港及靖海港港池、航道的淤积进行疏浚,加强渔港配套,恢复渔港功能;二是切实做好海域整治方案,重点对华家海湾和资深湾的岸带整治提出整治方案;三是加强海域使用管理。开展海域使用百强县活动,增强全民海洋法制意识,做到有度、有偿、有序、依法用海;四是加大海监执法力度,进一步查处违法用海行为,查处偷采、乱采海砂等破坏海洋资源以及向海洋乱倾污、排污的违法违规行为。
惠来县溪西镇是中委合资广东石化炼油项目的前沿阵地,将成为承接石化中下游产业的重要区域。镇长黄华君认为,海洋经济是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增长点,广东省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部署是惠来大力发展海港经济的难得机遇。溪西镇要紧紧抓住中委合资广东石化炼油项目开工的契机,大力发展石化中下游产业,引导、促进化工、塑料、仓储、运输等产业的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动员工商企业界人士投资兴办石化中下游产业,拉长产业链,最大限度地挖掘、发挥中委合资广东石化炼油项目的带动效应。同时,必须为石化中下游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环境:全面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发展壮大传统优势企业;注重市场培植,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区位的交通优势,建设大市场,力促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上马投建,有效带动商贸服务业发展。
惠来神泉国家一级渔港正争取早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