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艰苦越要奋力拼搏、越是寂寞越要热爱生活、越是偏远越要胸怀祖国。”这不是口号,更不是说教,这是南澎某海防连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凡是到过南澎的人,不论是部队首长还是地方领导,不论是将军还是士兵,无不被他们的乐观心态和顽强斗志所深深打动。
历尽千难开辟“飘香菜园”
南澎岛是个“四无”小岛,无淡水、无市电、无耕地、无居民,春夏之交大雾弥漫,秋冬季节风大浪高。
进驻初期,岛上没有耕地,运来的蔬菜常常是一天青、二天黄、三天全烂光。每当蔬菜供应不上时,守岛官兵就只能靠吃黄豆、土豆等战备物资甚至维生素药片来补充,时间一长,牙龈出血,肛裂便血。
缺土,官兵们“燕子垒窝一口口泥”,从石缝里掏、草根下挖,利用出差、学习、休假、送给养等下岛时机,背来一袋袋沃土,在石头堆里垒起一块块“袖珍”菜园。
1994年,连队湖南籍排长李强收到一个重达30多公斤的包裹。“这个包裹这么大、这么沉,一定有不少家乡好特产吧?”
码头上,官兵们都围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猜起来,迫不及待地催促李排长打开它,共享“美味”。
“啊?是泥巴!”当包裹打开时,大家傻了眼,又乐了起来:“这下,又能多种几棵菜啦!”
原来,上次李排长在家信中告诉父母,岛上菜地的泥巴来自全国各地,都是历代官兵从家乡背回来的。父母一直惦记着这件事,专门给李强邮寄来这一包裹。
岛上没有蜜蜂和蝴蝶,只有菜虫,瓜果都要靠人工授粉。他们白天搞训练,中午和晚饭后,就动手给新开的花授粉,晚上还打着手电抓青虫,细心呵护着这些娇嫩的蔬菜。
缺水,他们睡三更、起半夜,从坑道里接来泉水,宁愿自己省喝少用,也要让幼苗得到浇灌,洗脸洗脚用过的水也舍不得丁点浪费;还拿来空矿泉水瓶,在瓶盖扎个小孔,做成蔬菜“点滴注射器”,立在菜苗的根部旁。
几多艰辛,一份收获。西红柿、黄瓜、空心菜、苦瓜、辣椒、茄子等20多种蔬菜先后在岛上安了家。他们还利用旧营房建起猪圈、“三鸟”棚、蘑菇房。目前,连队年均蔬菜自给率达到了63%。
因势利导创办“成才校园”
在岛上采访,我们了解到这样一个生动的事实:不到100人的连队,订了98份报刊杂志,而绝大部分都是官兵们自费订的。这在别的连队很难见到。
在这里,大部分战士都能学会一种乐器演奏,一门体育技能,学会电脑基本操作,会写优美的诗歌、散文。
来自广西合山的战士龙相,入伍时只有初中文化,刚到连队那阵说话有点口吃,怕和人打交道。当时的指导员杨华主动为他“开小灶”,教他学说普通话,并指定他为连队《浪花岛之声》广播室的主持人。起初,龙相发音不准,杨华就托人从大陆买来复读机,每天录制两篇文章,让龙相跟着自己的声音复读。平时一有空,他就找龙相聊天,帮助他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半年后,龙相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经常在广播上朗诵自编的诗歌、散文。退伍后,他凭着自身过硬的素质,受聘于合山县人民广播电台。
为满足官兵的成才愿望,他们克服岛上重重困难,建立和健全学习室、图书室、电脑室等硬件设施;充分挖掘现有人才资源,发挥大学生干部和有一技之长战士的优势,开设了微机操作、装备修理等9个与连队专业紧密结合的培训班。连队还形成了一套雷打不动的学习制度:每天利用一个小时进行读书辅导、每周六为科学文化学习日、每月召开一次学习形势分析会、每季度进行一次读书进度检查和讲评、每半年进行一次学习成果展示、每年评选一次学习成才先进个人。在全连官兵中兴起了“求知成才”热,所有干部战士都参加了一门以上专业知识的函授学习。
大海能阻隔交通,却阻隔不了战士的成才之路。近年来,连队先后有8名干部考取博士、硕士研究生,13名战士考上军校,67人取得计算机、电工、厨师等等级证书,3人通过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49人拿到大专以上文凭。
心心相印建设“友爱家园”
“难舍南澎”这四个苍劲的大字,镌刻在岛上最显眼的巨石上。这是2005年退伍的老兵留下的心声。
在南澎岛,没有城市的喧哗,没有繁华的街道,没有商店,没有饭馆,只有单调的浪声、涛声、风声。在这个孤岛上,官兵们相依为命,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有一年强台风夹着暴雨袭击南澎岛,连续几天岛上风力都超过12级,连队人员全部撤入坑道,但是分散在3个执勤点的岗哨没法换岗吃饭,战士们连续饿了两顿。危急时刻,连队党员干部主动承担了送饭的任务。由于该岛呈东高西低走势,从连部到各个岗哨,都要经过一片开阔地,党员干部们每冲出一次就会被大风推回来一次。怎么办?办法是人想的!他们身背食物,用手抠住泥土,顶着狂风暴雨,低姿匍匐式地一步一步爬向执勤点。当战士们捧着骨干冒着生命危险送来的菜饭时,个个感动得哭了。
在岛上,官兵们还自觉开展“消除小误会、化解小矛盾、减少小摩擦”活动,相互间“有矛盾拿出来晾一晾,有摩擦互相拉一拉手”。人心换人心,铁石变成金。在这个时常面临生存威胁的孤岛上,官兵们赤诚相见、荣辱与共,生死相依,心贴心交融,凝结成了一个团结奋进、富有战斗力的大家庭。
1999年,是士官制度改革的第一年。超期服役、已满五年的六班长陈伟,十分希望自己能够选改士官,但当听说连队只有一个二级士官的指标后,主动把机会让给了连队一名家庭困难比较重、同批入伍的战友陈永波,自己却退伍回乡打工。
“请不要忘记我们的友情,就算离别,我们还是兄弟……”,这首连队官兵创作的歌曲《浪花泛起的往昔》,表达了官兵相互之间比海还深、比酒还浓的战友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