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搂着小黄欣慰地笑了。
一位八旬老人倒在路边,一位高三学生见义勇为,把老人扶了起来并护送她安全回家。这是发生在3月28日下午6时多市区中山路汕头一中对面公交车站旁的一幕。
如果不是被救助的老人写了一封感谢信送到学校,也许没有人知道,这位做好事的学生就是汕头一中高三26班的黄沛轩同学。
近日,当记者来到汕头一中找到这个可爱的大孩子时,他正好在学生处给老人打电话,询问老人伤势的恢复情况。听说记者来了,老人也急匆匆赶到学校,快人快语地讲起了事情发生的经过。
这位被救助的老人姓吴,是汕大医学院一位退休医生。她告诉记者,28日下午6时左右,当她从公交车上下来走在路边时,不知是否被疾驰而过的车流刮到,突然就跌倒在地上,半边脸蹭破了,血都流了出来,眼镜也摔烂了,自己想站却怎么也站不起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车流人流呼啸而过,却无人向她伸出援手。这个时候,刚好放学准备坐公交车回家的黄沛轩同学看见了,赶紧穿过车流来到老人身边,看看老人神志清醒,便把她搀扶起来,并掏出纸巾帮老人擦掉脸上的鲜血,随后又不顾老人的推辞护送她安全回到家。当老人询问他的姓名和学校时,小黄却不肯说,只说这是自己该做的事。细心的老人发现了他胸前挂着的校牌,才暗暗记下了他的个人资料,并写了封感谢信送到学校。
“其实,我当时真的没想那么多,扶她一把是最起码的,也是当仁不让的。”面对老人的感谢和师长的赞许,小黄腼腆地说。
小黄见义勇为救人的事情传开后,在学校成为佳话。校长马寿民为自己的学生感到骄傲。他说,一定要大张旗鼓地学习黄沛轩同学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让雷锋精神的传承沉淀为我们内心的自觉,内化为激励人生的精神力量。
【时 评】
扶起的是道德
□陈述
人们也许还记得去年10月发生在佛山南海的“小悦悦事件”。小悦悦最终因为无人伸出援手,延误救治而离开了这个还来不及感受的世界。相形之下,我们更应该为黄沛轩同学当仁不让做好事的勇气拍手叫好!
因为怕担责任,老人孩子倒地遇险,旁观者无人相助之事近年来屡屡发生,映射出道德缺失已成为社会之痛。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获悉,一同与黄沛轩扶起老人的其实还有一位女同学,但这位女同学只来得及扶起老人,便被自己的母亲头也不回地拉走了,只有黄沛轩坚持留了下来,把好事做到底。他的行为,无疑给想做好事却又患得患失者上了生动的一课。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终究也有老去的那一天,我们老了,摔倒了,同样需要有人扶起。要想从根本上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不仅要大力弘扬小黄这种勇气和精神,还要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健全法制,完善救助的制度,真正卸掉人们见义勇为时的思想包袱,促进正义风气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