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3月7日)上午,汕尾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文化改革发展工作会议暨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传达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精神,表彰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部署汕尾市文化改革发展工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雁雄强调,要克服片面讲文化、重经济轻文化、先经济后文化的倾向,必须像重视经济建设一样重视文化建设,像推进经济发展一样推进文化发展。市委副书记陈央宣读受中央、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名单及市委市政府关于表彰汕尾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林涛主持会议;副市长刘小静传达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市领导莫英群、杨青、陈少荣等出席会议。
近年来,汕尾市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文化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文艺创作活跃繁荣,群众性文化活动生机蓬勃,民间优秀文化艺术得以保护传承,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汕尾实际的文化发展新路子。
郑雁雄指出,当前,汕尾市正处于加快推进科学跨越发展、建设幸福汕尾,争当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排头兵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文化发展特点,围绕汕尾市发展的主题主线,牢牢把握文化改革发展的着力点。注重做到:一是像抓工业一样抓文化产业。要逐年提升文化产业占经济的比重,推进科学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加强与港澳台、深圳的文化产业深度合作,培育壮大重点民营文化企业。二是提升文化创幸福汕尾。要加大文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扩大群众性文化活动覆盖面,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凸显人文特色建设宜居城乡。三是培育先进文化建设人文环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努力扩大社会认同、形成思想共识。不断增强市民对汕尾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力弘扬“敢为人先、务实诚信、开放兼容、团结敬业”的新时期汕尾人精神。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倡导健康的幸福文化,着力塑造良好的社会心态。
郑雁雄强调,汕尾市文化建设正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的有利条件已经具备。我们要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模式,努力在突破关键环节、解决主要矛盾、破解难点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一要完善文化微观运行机制。要深化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完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深化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现文化体制改革从“小盆景”走向“百花园”、从“试验田”走向大面积“丰收田”。二要完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要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由主要面向直属单位向面向全社会转变。三要完善文化发展保障机制。要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加强文化演艺等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四要创新群众文化激励机制。要积极探索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引导、规范、扶持和激励机制,发挥协会、民间团体等社会组织作用,将群众文化活动推向市场。
郑雁雄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把文化改革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一要加强组织保障。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宣传部门协调指导、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用足用好与文化建设相关的各项优惠政策,大胆推出实实在在的激励措施。二要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保障机制,发挥财政的引导放大作用,着力构建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新机制。三要强化考核保障。研究制定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估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四要加强人才建设。建立灵活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尊重艺术、尊重艺术家的良好氛围。五要形成工作合力。动员全市上下,调动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自优势,为文化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图为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雁雄在会上作重要讲话
图为现场
图为现场
图为现场
图为表彰现场
相关链接:
2011年汕尾市荣获全国文明单位文明村单位名单
全国文明单位
汕尾市国家税务局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汕尾分公司
全国文明村
海丰县黄羌镇坑联村
2011年汕尾市荣获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名单
文明单位
汕尾检验检疫局 汕尾广播电视大学 海丰县地方税务局 陆丰市财政局 陆河县交通局 市城区田家炳中学
文明社区
市城区新港街道海滨社区 陆丰市碣石镇诗书社区
文明镇
海丰县公平镇
文明村
陆河县螺溪镇各安村 红海湾开发区遮浪街道田寮村
先进工作者:
苏乌??(陆丰市甲子镇渔业八区党支部书记)
汕尾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名单
一、汕尾市文明单位(40个):
市 直
汕尾市监察局 汕尾市公路局 汕尾市地方税务局 中国电信汕尾分公司 汕尾市交通运输局 汕尾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广东电网汕尾供电局 汕尾市审计局 汕尾广播电视台 汕尾市统计局 汕尾海关 驻汕部队 汕尾市城区人民武装部 金融系统 中国人民银行汕尾市中心支行 国资委系统 汕尾市南告电厂
市城区
市城区妇女联合会 汕尾逸挥基金医院 市城区红草镇派出所 汕尾万盛针织时装有限公司
海丰县
中共海丰县委宣传部 海丰县国家税务局 海丰县物价局 海丰县发展和改革局 汕头海关驻海城办事处 海丰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陆丰市
中共陆丰市委办公室 陆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共陆丰市委宣传部 陆丰市农村合作信用联社 陆丰市农业局 陆丰市教育局 陆丰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陆河县
陆河县水务局 陆河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陆河县河城环卫站 陆河县河田中学 陆河县水产局
红海湾经济开发区
中共红海湾经济开发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国税局
华侨管理区
华侨管理区财政局 华侨管理区教育局
二、汕尾市文明窗口单位(15个):
市 直
汕尾市公安局信访科 汕尾市人才服务办公室 汕尾市农业局农产品检测中心 汕尾市港务局 汕尾市气象台 汕尾碧桂园物业服务中心
市城区
汕尾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城区分局
海丰县
海丰县广播电视台 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
陆丰市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汕尾陆丰支行 陆丰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一中队
陆河县
陆河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局 陆河县信访局
红海湾经济开发区
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
华侨管理区
汕尾市公安局尖山分局
三、汕尾市文明社区(5个):
市城区
市城区凤山街道香洲社区
海丰县
海丰县附城镇云岭社区
陆丰市
陆丰市甲子镇元高社区
陆河县
陆河县新田镇新田社区
红海湾经济开发区
红海湾经济开发区田街道一村居委
四、汕尾市文明镇(5个):
市城区
市城区红草镇
海丰县
海丰县海城镇
陆丰市
陆丰市城东镇 陆丰市桥冲镇
陆河县
陆河县河田镇
五、汕尾市生态文明村(20个):
市城区
市城区红草镇径口村 市城区凤山街道小岛村 市城区东涌镇新湖村
海丰县
海丰县平东镇双墩村 海丰县公平镇五联胜高楼村 海丰县陶河镇杨北村 海丰县赤石镇新里村
陆丰市
陆丰市潭西镇深港村 陆丰市城东镇军潭村 陆丰市大安镇厦饶村 陆丰市南塘镇新河村
陆河县
陆河县河田镇共联村 陆河县河田镇沙坑村 陆河县水唇镇高丰村 陆河县螺溪镇新良村 陆河县南万镇万全村 陆河县河口镇对门村
红海湾经济开发区
红海湾经济开发区遮浪街道田寮村 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东洲街道东三村
华侨管理区
汕尾市华侨管理区尖山办事处第四村委
六、汕尾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15名):
高建坪(中共汕尾市直机关工委办公室副主任) 吴玉梅(汕尾市林伟华中学教师) 姚永贤(汕尾市总工会科长) 雷志强(汕尾边防支队红海湾边防大队副大队长) 林惠纯(中国银行汕尾分行香城路支行行长) 邱承杰(汕尾市信诚商业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锡清(海丰县党史办主任) 陈 宏(海丰县团县委书记) 卢朝晖(陆丰市交通局副主任科员) 施友仁(陆丰市发展和改革局人秘股办事员) 范向阳(陆河县实验中学级长) 池楚琪(陆河县螺溪镇人民医院院长) 吴春生(中共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宣传部副部长) 陈海青(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工商分局局长) 卢雁慧(原华侨管理区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现中共海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