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3月2日)上午,汕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雁雄前往市卫生系统调研,深入了解相关单位近年来工作情况,研究解决汕尾市医疗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推动全市医疗卫生事业迈上新台阶。他强调,必须举全市之力,办好医疗卫生事业,搞好医疗卫生服务,使老百姓在周到、优质、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中体验幸福汕尾、感受幸福汕尾,并自觉参与建设幸福汕尾。市委常委、城区区委书记陈少荣,副市长骆金堤等参加调研。
调研中,郑雁雄先后到市第二人民医院(汕尾逸挥基金医院)、城区凤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市卫生局实地察看,认真听取相关情况介绍,并不时向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询问,详细了解汕尾市医疗卫生各项工作。
在市第二人民医院,郑雁雄对该院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所付出的努力表示肯定,并围绕加强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及人才引进等问题,与该院医护人员研究探讨。在心血管内科室,郑雁雄饶有兴致地参观了设备,仔细了解科室建设工作。“目前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郑雁雄问。“还是人才。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需要更宽松的条件。”该院负责人回答。郑雁雄感慨地说,“人才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我们既要实行点对点方式,靶向引进人才,也要大力发展经济社会事业,营造安居乐业、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留住人才、培养人才,从而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据悉,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是粤东地区首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该院现有正副高职称人员70名、中级职称人员80名、本科学士学位人员200多名,各学科带头人均具备副主任医师以上技术职称,专业人才梯队具备一定规模。
在城区凤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郑雁雄察看了预防接种室、健康教育室等设施,并听取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工作进展汇报。当得知该中心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覆盖率达到63%时,郑雁雄高兴地说,通过系统规范、科学地记录居民身心健康状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及时掌握信息,医生可以快速全面了解情况,老百姓看病治病容易得多,得到的实惠也更多。这种做法值得推广。临走时,郑雁雄还叮嘱该中心要加强动态管理机制建设,完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有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和帮助街道、社区推进相关工作,早日实现信息系统覆盖率达到100%。
座谈时,郑雁雄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全市医疗卫生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医疗卫生工作是宜居宜业宜憩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宜居城乡”发展战略的题中之义,也是“基本民生、底线民生、热点民生”的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要把医疗卫生工作作为经济发展工作、社会发展工作、民生工作的有力保障来抓紧抓好,做大做优做强。具体要做到:一是扭住重点,着力加强队伍建设。要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引领,以实用性、技能性卫生人才为重点,研究出台有力的卫生人才政策,加快建立积极有效的卫生人才发展机制,提高服务卫生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二是抓住焦点,着力加强行风建设。要坚持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全面规范医疗服务收费机制,不断规范行医行为,重点查处收受红包、乱收费等不正之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树立诚信为患者服务的风尚,积极营造融洽和谐的医患关系。三是突破难点,着力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及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卫生站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卫生医疗服务网络,逐步实现小病不出村镇、大病不出县。四是突显亮点,着力加快创名工程。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创优服务品牌,坚持建设名医院和引进、培养名医,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五是夯实基点,着力完善“三大体系”建设。要全面推进疾病防控体系建设,提高疾病监测、评估和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注重健全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强化监督执法能力,从而为建设幸福汕尾保驾护航。
图为座谈会现场
图为座谈会现场
图为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雁雄在汕尾逸挥基金医院调研
图为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雁雄在汕尾逸挥基金医院调研
图为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雁雄在市人民医院120指挥中心调研
图为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雁雄在城区凤山街道卫生院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