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退休老人热心公益 “老雷锋”牵线搭桥兴善举

一般来说,工作了四、五十年后,好不容易退休了,大部分老人都会选择放松下来,享受天伦之乐。但是,在潮州集德福利会却有一群退休老人依然保持着活跃,凭着自己的热情和努力,为社会中的善心牵线搭桥。

退休老人热心公益

集德福利会副秘书长郑伯介绍,该会创立至今已有24年的历史,当时的创立者大部分都是和他们一样的退休老人,他们感觉自身虽然闲下来了,但却还有余力,所以就建立起这个社团,希望可以为遇到困难的群众提供帮助。虽然现在他们大多去世了,但他们助人为乐的精神却留了下来,“扶危济困,恤孤赈灾,赠医赠药,助学助残,是我们会内的十六字方针,也就是我们所一直坚持在做的事。”

“会内现在从事日常事务的有十多人,都是退休老人,年纪大的有80多岁,年轻的也有60多岁。”郑伯说,大家都是义务出力,少数人虽然每月发点交通津贴,但个别人还是不要,反而时不时向会里捐钱。因为老人体力较差,所以主要是从事接待困难群众、联系管理善款、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等工作,“老人嘛,就是社会经历和空闲时间比较多,所以也就在这些方面出出力。”不过他介绍,一旦真的遇到需要“出力”的活动,比如说发油发米,他们就会请一些年轻的会员提供帮助,“他们不像我们,平时要工作比较忙,但是一旦有需要,却都争着要过来,有时候还会带上身边的朋友,十分积极。”

工作生活平凡是真

老人们虽然年纪大,但对于工作确是一丝不苟。在记者的请求下,负责管理账目的陈伯把账本拿了出来,因为上了年纪,他并不能很好地记住每位受捐人的情况,但对于账目管理却是十分严格。记者看到他拿出的账本,虽是用使用过的复印纸的背面拼成的,但上面在画好的格子里记录着的受捐人的姓名、联系电话、受捐原因、受捐日期、捐款人数、总金额等事项却都写得仔仔细细。“每年接受大额救助的受捐人就有6、70人,而接受小额捐赠的人更多,每一笔收支我们都会记录下来,因为这些钱都是热心人士捐出来的,我们要留个凭证,让他们的钱花得明明白白。”

24年来收到善款2770多万,发出救助款2060多万,先后建成会所若娥楼一座、慈善物业1200m2,设立冠名慈善基金180万元……对于取得的成绩,老人们却显出了几分淡然。“说实在的,一开始到这边参加工作的那几年还是有点兴奋,觉得自己可以帮助人,但是到现在已经做了十年,心里已经很平静了。”郑伯说,其实他们只是发挥余热,充当桥梁的作用,“真正伟大的,是那些捐献善款、默默奉献爱心的人。”“啊,要去接孙子了。”萧伯笑着站起身,他告诉记者,其实老人们的家人并不是很赞同老人到这边来帮忙,担心他们的身体因此受到影响,所以老人们在工作的同时,也要常常加强与亲人的交流,“两边要保持好平衡,家和万事兴嘛。”

 

来源:潮州日报   责任编辑:chaozhoure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K脯鸭(第二集)

潮汕搞笑短剧:假正经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