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村居环境大整治 濠江全区面貌焕然一新

一个个公共文化设施拔地而起,既美化了乡村环境,又引导当地文化建设健康发展。图为学生们在文化广场打篮球。

编前语:濠江区的村居整治早在1年多前就已在全区如火如荼开展,至目前已初见成效。全区7个街道60个社区几乎都不同程度完成了“三清”整治和“八个一”工程,面貌焕然一新。更重要的是,通过村居整治,推动了基层文化建设,直接惠及群众,达到了既整治环境,又提升文明素质,密切干群关系,推动发展的“四赢”效果。汕头日报从今天开始推出系列报道,敬请留意。

老早听闻濠江村居环境“三清”整治和“八个一”工程建设有声有色。近日走访,顿觉新风扑面,耳目一新。

一组数字颇有说服力:1年半时间,全区投入近3亿元,开展340多场次环境卫生整治,完成361项“八个一”工程建设项目,包括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社区文化(体育)广场、老人活动中心等。全区7个街道60个社区中,有14个社区全面完成“八个一”工程,19个社区基本完成“七个一”工程,14个社区完成“六个一”工程,基层文化阵地基本实现全覆盖。

何为“三清”?就是“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何为“八个一”?就是建一个休闲小公园、一个文体活动场所、一个老人活动场所、一个公厕、一个垃圾转运站、一条进村大道、一个公共汽车候车亭、一个村道巷道亮灯工程。这些看似很“硬”的“工程”,却给濠江人思想深处带来一场蜕变。从“要我整治” 到“我要整治”,从以往的不理解、抵触、抵制,到如今的理解支持、积极参与、出谋划策,在这场得民心的环境整治中,濠江的干部群众经历了一次彻头彻尾的心灵洗礼。

区委书记林广华一针见血地说:“是环境造人啊。没钱穿不起西装和皮鞋,但至少可以把脸洗干净吧,把头发理好,把衣服穿整齐,这也挺精神呀。”生动的比喻,加深了干部群众对开展“三清”整治和“八个一”工程的理解和认识。条件不同,起点不同,但可以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干部们打消疑虑,甩开膀子干了起来。

见到濠江区马蚪值篮9馍缜迕窈楹G锸,他正专心摆弄着家门口的几盆花,浇水、喷药。他乐呵呵地对记者说,新建的文化广场碰巧就在家门口,闲来种上几盆花,也好给广场添绿意。

“社区环境整洁了,村民最实惠,自然而然他们也会自觉维护身边环境,这个过程中,其素质也不知不觉在提升。”社区党支部书记吴宏统脑子里浮现起这1年多来开展“三清”和“八个一”工程建设的情景:干部带头挥铁锹、开运沙车,深入村道,清路障、搬乱石、除杂草、排污水、扫卫生死角,填废粪池、拆除违章建筑。“那阵子,干得真是累啊。开始,群众有些不理解,甚至冷嘲热讽,认为是在做‘表面文章’,‘一阵风’就过去了。但经过一段时间,看到村前巷后,环境被整得干干净净,而且一个个崭新的文化公共服务设施拔地而起,真的心服口服了,如今,大伙儿叫好都来不及哩。”

吴宏统说,环境整治对群众的思想观念的确是很大的触动。像我们海光社区,如今,家家门口有花草,各家各户都自觉地“见缝插绿”,支持社区环境的绿化美化,“这是个大转变啊。”

干群联动、合力整治环境的氛围,在濠江几乎处处都可感受得到。

马蚪值篮P巧缜娜褐诟写プ钌:几年前,村里“脏乱差”问题特为严重,大众路旁的3个长年失管的臭水池废土垃圾漂浮、臭虫老鼠滋生、路旁污水横流,臭不可闻。“三清”“八个一”号角吹响后,社区干部开动脑筋,群策群力,在对水池进行全面清理的基础上,将其中一个水池填埋,并投资65万元建设了占地5000平方米的社区文化广场。

一个“好点子”,使卫生死角“摇身”变成文化景观,不仅整治了环境,更引导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如今,文化广场每天十分热闹,演奏潮乐的、打拳健身的、休闲下棋的,更有学生利用广场开展节目排练的,文明新风处处吹拂。

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邱顺强说,有了场地的依托,社区也策划了一系列“文化进社区”活动,如春节前夕举行了“壬辰名家送春联活动”,大受欢迎。下来还将引导村民们晚上到广场跳健身舞,让广场气氛更“活”。

环境在变,人也在变。干部作风变得扎实了,群众的陋习改掉了,变得更文明了,干群关系变得融洽了。马蚪值腊焓麓χ魅蔚姆缴儆袼,如今,各社区之间还暗地里“较劲”呢,后进赶先进,看谁的“村容整得最好”。

 

来源:汕头日报   责任编辑:St0754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叫人

潮语电视剧:选!选!选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