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五娘私奔或途经此处

经过洗马桥村的古官道如今被改造成村道。

古官道旁有宋代许驸马的墓园。

管应杰老人称洗马桥的一些石块至今仍散落在村中。
七百年前,陈三五娘决定为爱私奔,当时的社会没有高速公路,也没有民航飞机,他们是从哪条路回去的呢?私奔的路上又必须经过哪些地方?近日,记者经过多方采访,逐渐弄清了宋元时期潮州通往泉州的唯一古官道。在这条古官道上,潮州城郊的洗马桥或是黄五娘离开潮州的第一个必经之处,抱着对这段美丽传说的向往,记者寻访了潮州城外的洗马桥。
宋元时期有官道直通泉州
据韩师中文系副教授吴榕青介绍,在宋元时期,潮州与泉州都是相当重要的通商口岸,两地不仅有海上的水路交通,而且陆路也有政府修建的官道。吴榕青说,“南宋定都在临安,即是现在的杭州,当时有一条古官道贯穿于东南沿海一带,用于各州府向中央传递信息、战况,这条古官道也称驿道。”
在吴榕青教授的介绍下,一条潮州通往泉州的古官道清晰地呈现出来,即是从潮州府城出发,经广济桥——洗马桥——(往铁铺方向)腾福铺——莲花山——钱东——黄冈——汾水关——泉州。“这条官道有部分走向与现在的安黄公路相同。”
吴榕青说,宋元时间,泉州与潮州之间不仅来往密切,就连民间的男女通婚都相当普遍,陈三五娘的文化现象或许就是当时社会生活的艺术展现。
古官道上洗马桥已被拆毁
从地图上看,洗马桥位于今湘桥区桥东街道下津村。记者从市区出发,过了金山大桥后,向南沿意东三路行驶,不久就可以看到一块写着“洗马桥”的路牌。
“您好,请问您知道洗马桥在哪个地方吗?”走进村中,记者一路向村民打听洗马桥的位置。一位阿婆听说记者前来了解这段历史,马上帮我们找到村里年纪较大的管应杰老人。
管应杰老人今年74岁,自小便在村里长大,一听说洗马桥,老人回答说,“没了,没了,原来村里是有一座洗马桥,但很多年前就拆掉了,只剩下这个村,名叫洗马桥。”
“拆了?那总该有留下来的遗址吧,在哪里呢?”在记者的坚持下,管应杰老人当起了向导,带领记者来到村里一座“老爷宫”前,并指着“老爷宫”前的一条溪涧说,“古时候的洗马桥就建在这里,但很多年前就被拆掉了,当时桥身上的石梁、石块都被用于修建堤坝,有部分散落在村里。”
据管应杰老人回忆,洗马桥横跨在村旁的溪涧之上,是古官道通往城内的必经之处,小的时候,他和村里的小朋友经常在桥上玩耍、钓鱼。“那时候,洗马桥中间有一段桥面是用木板铺成的,而其它桥面全部都是石头,桥也很长,桥下有5、6个桥墩。”
洗马桥有着什么样的来历呢?据管应杰老人介绍,古时候,由于交通工具不发达,各地的县官要到府城公干或汇报工作,都要骑马或乘坐马车。在入城之前,官员都要在洗马桥停歇,给马补充水份和草料,然后在桥下的溪涧中将马身上的泥土洗干净,洗马桥因此而得名。
陈三来潮州需经洗马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七百年前,陈三是为了陪哥嫂前往广南而途经潮州的,那么当时他们应该从官道而来,在进入潮州城时,洗马桥便是他们的必经之处。而私奔时是否从原路回去现在仍存在争论,有专家学者认为,当时潮州通往泉州只有唯一的古官道可走,因此陈三五娘应该从这里回去。但在潮州民间却有另外一种传说,就是陈三五娘私奔时,不敢走官道,而是过了广济桥后,选择从涸溪方向往官塘而去,并在“婆姐岭”将婢女益春丢弃,途中会经过樟林、柘林等地方,民间传说是否真实,至今也无法考证。
现在,位于城郊的洗马桥已不复存在,那条讲述着千年历史的古官道也已湮没在历史的时空中,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水泥路面。记者在探访中了解到,在洗马桥村这条古官道的旁边,至今仍保存着一座宋代的许附马墓,墓前的碑记讲述着宋代驸马许珏与德安公主的千年往事,潮州的文化,正是在这样沉积的历史尘埃中显得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