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老人跌倒,你敢扶吗?

昨天,汕头都市报报道一位老人疑因心脏病发猝死街头,老人出事后陆续有路人和车主经过,但从附近监控录像上,未看到有人出手相帮一事。此事在市民中引发热烈讨论,有市民一早致电或发信息到汕头都市报报料热线表达自己的观点。记者随机采访了解到,大部分市民认为老人危难之时应施以援手,但又担忧可能惹上麻烦,十分纠结。

在本地知名网站“蓝色河畔”,此事成为网友热议话题。网友“帅老婆”说,说到底还是一个“怕”字,现在不是雷锋生活的年代了,不能指望到处都有乐善好施的好人。网友“阿木v”则说,其实热心人还是有的,只是相对少了,变少的原因是有些“坑爹”的前车之鉴。

网友们认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国内不时发生好心搀扶老人,做了好事却反被诬陷,虽然大部分最终都得以沉冤得雪,但还是让人不寒而颤。有了这种“后顾之忧”,大家遇到类似问题不免十分纠结,有的最终不得已选择了冷眼旁观。

市民林小姐一早给汕头都市报发来短信表达看法。林小姐说,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社会上还是有很多热心的人,就如24日发生的老人猝死街头一事,当时就有热心人帮忙叫了救护车,而当时围观的市民不敢“出手相帮”,原因可能在于不知道如何帮助急救,担心“帮倒忙”。

采访中记者发现,对于老人突然倒地该不该扶起的问题,不少市民的反应趋于理性,他们表示,应该视现场情况,给予最及时有效的帮助。市民庄小姐说,帮助别人是做好事,但要量力而行,如果仅仅是轻微摔倒,上前扶上一把大家都很乐意,但如果情况严重,可能有生命危险,这时最好的帮忙是打电话报警,“那种情况我是不敢过去帮忙的,不是怕被诬赖,而是怕反而帮倒忙。”网友“444bbc”的观点如出一辙,他说,如果没有根本的急救知识还是报警求助为好,不然如果救治时处理不恰当,导致不可预知的后果,那该谁负责?

新闻链接

扶跌倒老人有“诀窍”

老人跌倒,围观者不敢上前搀扶,其中也暴露出公众急救常识的匮乏。去年,卫生部公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该指南提出的一些实用的急救知识,市民不妨学一学。

该《指南》指出,救助老人的时候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主要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

如老人意识不清,在场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有外伤、出血,应立即止血、包扎;有呕吐,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并清理口、鼻腔呕吐物,保证呼吸通畅;有抽搐,应移至平整软地面或身体下垫软物,防止碰、擦伤,必要时牙间垫较硬物,防止舌咬伤,不要硬掰抽搐肢体,防止肌肉、骨骼损伤;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如需搬动,应保证平稳,尽量平卧。

如老人意识清楚,应询问老人跌倒情况及对跌倒过程是否有记忆。如不能记起,可能为晕厥或脑血管意外,应立即护送老人到医院诊治或拨打急救电话;要询问是否有剧烈头痛或口角歪斜、言语不利、手脚无力等提示脑卒中的情况,如有,立即扶起老年人可能加重脑出血或脑缺血,使病情加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律师支招:观察四周留下证据证人

碰到有人摔倒,如果既救人又能保护自己?广东本力律师事务所律师林史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支招,应观察四周,尽量留下证据证人。

林史鑫说,扶起跌倒老人在道德层面无可厚非,尤其只是普通摔倒,市民应该及时伸出援手,但如果情况较为严重,做好事也要注意保护自己。比如,观察旁边是否有视频,如今路面视频覆盖面较广,有视频记录下事发过程便能排除嫌疑。另外,可以叫上旁边固定店面的人员协作帮助,保留有力证人。

“如果老人情况严重,我个人并不支持将老人送回家或去医院。”林史鑫说,不是什么情况都适合将老人扶起,如果老人跌倒情况不明朗,建议赶快拨打110由警察处理。这对大多数人而言容易做到,附近医院医务人员也能迅速赶来施救,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林史鑫表示,世上还是好人多,蛮不讲理诬陷好人者只是极少数,如果万一真被“赖上”,可以寻求证人证明清白。“只是帮助送人入院就说你要承担责任,这在法律上是不成立的。”他说,法律规定有过错才需要承担责任,只要扶人者本身是清白的,家属无法提供明确的证据证明,即使走法院诉讼程序也能得到昭雪,不会因扶起人就要承担责任。万一真有病人家属无理取闹,扶人者可以到法院诉讼,由法院判决还他清白。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St0754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表哥进城

潮汕本土电影:D恋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