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潮汕地区区划调整,分设为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三市同根同源,语言文化互通,海内外潮人达三千多万人。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发布的《粤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点出了“汕潮揭”同城化的概念,提出粤东地区将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全省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的示范区和宜居宜业的特色城市群”。
此次规划在强调以汕头中心城区“中心”地位的同时,也凸显了潮州、揭阳、汕尾市区三地的“副中心”地位,希望三市之间的区域联动能不断增强,共同提升重要城镇发展品位。
对此,汕头市委书记李锋表示,汕头将着眼长远,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全力推进与揭阳、潮州各方面的合作对接,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共同推进汕揭潮一体化进程,为粤东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纲要》提出将构建“汕潮揭”都市圈,形成协调发展的粤东城镇群被摆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2月22日举行的汕头揭阳两市工作交流座谈会上,汕头市委书记李锋建议,汕潮揭三市应该抓紧编制汕潮揭同城化建设合作基本框架,协商确定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特别在练江流域整治、水资源保护、城市轻轨规划建设等方面,要制订长远的、适度超前的发展规划,要坚持民生优先,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同城化的好处,从惠民、便民、利民入手精心策划,协调策划一批民生项目作为抓手来重点推进。
记者采访了解到,围绕提升城市集聚辐射能力,2012年,汕头市将重点加快推进对内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推动汕潮揭一体化,推动粤东区域协调合作发展。2012年汕头市共安排重点项目138项,总投资113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42亿元。
其中包括加快实施汕揭高速公路等城市出入口道路建设,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对接。同时,加快推进广澳港区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汕湛高速汕头段、揭惠高速汕头段、潮惠高速汕头段、潮汕二环线高速公路以及厦深铁路进汕头联络线、阜鹰汕铁路梅州到汕头段、疏港铁路苏埃过海隧道的规划建设。汕头市将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市域半小时经济生活圈、粤东地区1小时经济生活圈。
为积极推动汕潮揭一体化,汕头市还将积极配合广东省开展粤东城际轨道交通项目方案的编辑工作,使粤东城际轨道交通与汕头市市域轨道交通有效对接。适时组织三市有关部门开展同城化研究,提出同城化发展总体构想。以民生事业为切入点,先行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车辆通行便利化、电视信号互相落地、电话同网同费、医疗卫生协作等方面的协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