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汕头小公园改造陷困局

9年前,政府协议出让土地引资改造“百载商埠”老城

9年里,地价翻番、拆迁资金断裂,改造遥遥无期

  进退两难又如何破局?   1860年,汕头开埠。这里曾被恩格斯称为中国“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而西郊“小公园”旧城区曾经就是繁华商业区的中心。   2004年,“小公园”成了旧城改造对象,也是汕头首宗实行拆迁者与建设者相分离和所有原居民易地置换产权的旧城改造项目。   而后,因“拆迁资金断裂,移交土地迟缓”,使得改造刚刚开始就“夭折”。直至2009年再度酝酿重启改造,地价早已翻番,至今无进展,今已成困局之势。   “小公园”改造,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成为困局,最后成为利益博弈的战场。政府曾想要收回开发权,谈判无果。下一步该如何破局?  

改造前的汕头市小公园全貌。 图/张烈华提供  

  当年的汕头老街。图/张烈华提供    站在小公园中山亭,就等于站到了上世纪初期汕头市区的中心。中山亭西侧的南生百货大楼,曾是这个城市商业鼎盛的象征。如今,这座百货大楼在岁月里破败,连同周围的大片空地被蓝色的铁皮围起来,里面满是杂草。   围墙外尽是摆地摊的。残旧的骑楼下的街道通不了汽车,只有推着自行车的走着路的行人从卖光盘的卖旧书的卖衣服的流动摊档中间挤。   这里就是汕头“小公园”片区的核心。小公园的全称,是汕头市小公园历史建筑风貌保护区,这里是汕头城市发祥地,是汕头这座“百载商埠”的历史标志和地方特色。   围墙里的,除了南生百货大楼外,已拆待建。而在围墙外,未拆未建。   十几名上了年纪的老人围坐在亭阶周围打牌、聊天,一旁坐着的一位老人指着围着一圈的施工护栏叹息道,“拆了一半,现在拆不动了”。   文化地标   小公园改造大拆大建   安排规划的小公园旧城改造项目占地150亩,其中包括小公园保护区122亩、退迁安置区28亩。122亩“小公园”保护区改造是重点,这里被规划建设成一个集商贸、文化、旅游、餐饮于一体的大型商业街区。   这是一种大拆大建的模式,导致小公园改造项目也一直备受外界质疑。中山大学教授、原广州城市规划院总规划师袁奇峰认为,汕头小公园改造“是一个丧心病狂、毁灭城市历史的旧城改造项目”。   广东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原汕头大学党委书记黄赞发对记者说,“小公园有很高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多年来小公园沉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有的建筑群更是全国少有,而作为曾经的商业中心,具有很强的商业潜力,“应该保持它的原风貌”。   负责这一改造项目的一位汕头市政府官员吴耐(化名)认同黄赞发的观点。他说,政府觉得有必要旧城改造,早在2000年后就启动了改造项目前期工作。   台商接手   公园改造半年后就告停   吴耐说,就在汕头市政府着手启动小公园旧城改造时,一名台商出现了,同时注册了“汕头市佑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汕头佑松),负责小公园旧城改造项目。   2003年3月4日,约122亩的土地使用权在汕头市房地产交易中心挂牌预约出让。汕头佑松以总地价人民币30657.5万元竞得该土地使用权。   2004年4月28日,小公园旧城改造项目正式启动。这一片区的拆迁工作,由金平区政府负责。   参与拆迁工作的吴耐解释说,按照地价折算,小公园出让的每亩地价大约为250万元。但按照台商的要求,地价款将分期支付给政府,“条件是政府负责把它(小公园)拆完。”   吴耐说,250万元地价款在当时“不能算低,写在协议书上,政策允许”。当时小公园建筑比较密集,按照2003年和2004年的行情显示,政府作出的建筑评估一亩地拆迁成本大概要300多万——这也意味着除了汕头佑松支付的每亩250万元外,拆迁一亩地政府要补贴60万元。   “当时老百姓住那边的危房,很痛苦。补偿的价格不低,群众拿着补偿款高高兴兴签了协议。”吴耐说。可好景不长,拆迁持续了半年左右,资金链就断了。   吴耐解释道,122亩地按照协议分5期来开发。汕头市政协一份调研报告称,首批开发60亩共需拆迁住户单位1360户,需投入13850万元。政府财政部分,汕头市政府原计划拍卖东坝仔土地资金解决,但却难以实现。   地价上涨   居民拒绝搬迁   半年后资金断裂,拆迁无法继续下去。小公园改造项目停了几年,直到2009年,汕头市政府决定重新启动拆迁。   但此时,汕头房地产行情与2004年大不一样了。   2004年,拆迁一平方普通房屋补给居民1200元,而当时小公园一带新房价格仅为1700元~2000元/平米,二手房价格则仅在七八百元。   但项目搁置的这5年,恰恰是汕头房地产市场复苏以来表现最为抢眼的5年。这中间不得不提2007年5月份,汕头市区东厦路地王一亩地拍了700多万元。   距离“小公园”核心区不远的一个在建楼盘“金×广场”在2009年开始内部认购,认购价格就已突破了6000元每平米,这一价位的楼盘推出直接拉高了周围片区的所有房价。   因此2009年重启小公园改造时,虽然拆迁补偿款每平米提高了几百元,但整个行情不一样,补偿款连附近街区的二手房都买不起了。小公园旧城改造南片区办事处一名工作人员指着已停工的拆迁片区告诉记者,现在拿着补偿款在汕头东区连一个厕所都买不到。   居民认为一平方米补偿1000多元太低,这也是拆迁难的一个直接原因。   而这个时候,120多亩的小公园旧城区只拆掉了十多亩,还有1万人左右居住在这一片区,他们拒绝搬迁。   孰是孰非   开发商赚巨额差价   这两年,小公园片区没有挂牌出让土地,所以没有参考价。但眼下的行情,吴耐判断一亩地的拆迁成本至少600万元。按这一价格,小公园拆迁需约7.2亿。而开发商获得土地使用权成本一亩地250万元,总价3.06亿元,差价已经达到了4亿多元。   面对困局,当地政府曾试图与台商洽谈。作为参与这一改造项目多年的吴耐透露,前汕头市委书记黄志光约在2007年,曾跟这个台商陈某和谈,开出的条件是“你的投资全部给你,连本带利全部给你。如果愿意,再给你几千万”。可这一方案也再无下文。   吴耐透露,最近几年,开发商对政府提了许多“要求”。比如,在外围给他建高楼,提高容积率和建二三十层的高楼。但政府要依照文物保护法保护例如南生百货大楼这类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不能贸然满足开发商提高容积率、建高楼的“条件”。   总之,2009年的重启开发和接下来的谈判,都变成了政府热、开发商冷的局面。   开发商博弈   是巧合还是谋划   汕头市工商局企业登记资料显示,汕头佑松成立于2002年7月5日,注册资金为6117万元,其中金华市佑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注资720万,占比11.77%,其他资金由另外两人独立注资,而他们二人则都姓陈。   另据了解,汕头佑松成立以来只承接了小公园旧城改造一个项目。记者发现,坐落于汕头市金平区博爱路的汕头佑松,办公空间较小,只见2~3名工作人员。   汕头佑松相关负责人赵明(化名)则表示公司法定代表人于某是台商,而两名陈姓股东是温州人。于某只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并未注资公司。   他透露说,在小公园改造受阻时,确实向政府提出过“提高容积率,愿意多给钱”的建议,最终无果。目前,赵明补充道,为了推进该项目,汕头佑松给政府提出招商引资的意见,“希望其他开发商一起来做”。   “我们会把小公园改造做下去。”赵明表示。   进退两难   如何破局?   现任汕头市委书记李锋履新的第一个星期就到小公园考察。   “小公园”片区,是盘活整个汕头西郊城市布局规划的关键。更让政府焦心的是,这里居住着过万人,危房时刻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安全。   可开发商按兵不动,负责拆迁的金平区政府无钱动迁,居民不满补偿不愿动迁,汕头市政府着急却无力投入巨额资金。压力,最后都集中到了汕头市政府。   可对于政府来说,博弈的主动权已经丧失。吴耐说,拿出大笔资金填补数亿元的缺口,对于目前的汕头政府财政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St0754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爆笑喜剧:缘分-2011贺岁片

潮语动作电影:孤胆少年(全集百度影音)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