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洋楼。
原英领事署里精美的楼梯。
近期,汕头都市报连续推出《探访C石洋楼群》系列报道,对C石洋楼群的历史以及现状进行深入报道,报道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不少学者和市民都认为,C石洋楼虽是殖民文化的印证,但也是汕头近代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应该对C石洋楼群进行保护和挖掘,提升汕头的人文历史内涵和厚度,并将C石洋楼群打造成独特的旅游资源。
汕头都市报自2月13日推出《探访C石洋楼群》系列报道以来,该系列报道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同时成为各大媒体转载的热点题材,包括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在内的几十家网站,均对本报的C石洋楼系列报道进行转载。不少读者和网友都认为,汕头都市报对C石洋楼的报道十分用心,为大家更好地了解C石洋楼群的历史以及价值提供很好的引导与借鉴。
同样作为一名“C石人”,市民陈先生认为,一百多年前,英美等国家殖民者开始在C石兴建教堂、医院、学校、洋行,在对当地进行侵略的同时,客观上也将国外一些先进的东西带入C石,最后留下了洋楼群等遗迹。陈先生认为,汕头市应该好好保护并利用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源,增加汕头的人文历史内涵与厚度,争取将C石洋楼群打造成为一处独特的人文景观,为C石乃至汕头的旅游业增添精彩一笔。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顾问、高级记者王炜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建筑风格上看,C石洋楼群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既有着外国教堂、广场式的风格,也不乏典型的潮汕建筑的特色。一旦不及时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交融的产物,等到快消亡了才苦思冥想怎样去挽救,那就太迟了。王炜中呼吁,政府部门应下拨资金,采取措施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而普通市民也需要积极主动地去了解、认识近代汕头历史所留下的文化记忆,这样官民齐心协作,才能共同保护好C石洋楼群这处文化遗址。
“回顾过去,才能展望未来。”王炜中说,尽管洋楼群也具有帝国主义侵略的记忆,让很多人颇感不适,但也正因为此,更需要好好地保存好这些历史的见证品,“想要把家乡建设好,我们就要牢记历史,时刻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王炜中认为,C石洋楼群是揭开近代汕头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见证了近代汕头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接轨于世界。”
王炜中最后还提议说,政府可考虑将C石洋楼群建成展览馆或历史文化教育基地,但不要过于现代化、时尚化,应该注意保留文化的原汁原味,然后开放让市民和外来游人参观,让更多的人了解汕头、喜爱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