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求实创新谋发展 同心同德铸辉煌

  自2007年1月以来,政协第十届潮州市委员会至今已走过了五年的历程。过去的五年,是潮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政协工作,人民政协事业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在创新中不断收获的时期。五年来,市政协坚决拥护中共潮州市委的正确领导,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圆满完成了十届市政协提出的各项任务,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建设幸福潮州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促进潮州科学发展方面有了新建树

  十届市政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面履行职能,促进潮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

  主动作为,政治协商更加有效。每年年会召开前夕,都召开一次常委会议,听取并讨论市政府、市纪委、市中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有关情况通报,提出意见建议。年会期间,委员们听取市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并就经济、教育、医疗、环境、治安等关系潮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与党政领导互动交流,共商大计。十届五次全会还对我市制定“十二五”规划纲要进行协商讨论。广泛深入的协商活动,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如,2010年,市委、市政府就民主党派提出的《关于弘扬潮州民俗文化,加快复办青龙庙会步伐的建议》等进行多次讨论协商,促成潮州青龙庙会顺利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求真务实,参政议政更加有为。五年来,共召开全体会议5次、常委会议31次、主席会议46次,各类专题通报会、座谈会85次,提交大会发言材料95份;就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幸福潮州等问题,组织委员多层次多形式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了《建设特色专业市场,促进我市特色产业发展》等调研报告71篇;开展专题议政11次,形成了《关于“建设幸福潮州”的建议》等5个常委会议建议案和《关于大力弘扬“三环”实干创新精神,全面推动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等6个主席会议建议案。市委、市政府对政协建议案高度重视,积极组织落实。如,关于整合古城文化旅游资源,壮大潮州旅游经济的建议,已被市委、市政府采纳,成为我市加强文化建设、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措施。

  拓宽渠道,民主监督更加有力。十届市政协通过会议、提案、视察等多种形式,履行民主监督职能。五年来,共收到提案600件,经审查立案463件。我们加大提案督办力度,促使重点难点问题落实解决。如,对2011年市政协重点提案《建议改造枫溪广场路口,解决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督办,多次到现场检查指导,使枫溪广场路口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城市管理、医疗、教育等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委员视察50多场(次),形成视察报告22篇。同时,充分发挥受聘为廉政监督员的政协委员的作用,促进有关部门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市政协委员还多次应邀列席市法院的经济刑事审判活动和视察市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工作,积极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关注民生、践行使命,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方面有了新作为

  十届市政协坚持把关注民生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组织委员深入基层,倾听民声,反映民意,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政协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

  围绕民生议题建言献策,力促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每年年会期间,市政协组织的大会发言或者各小组讨论,无论议题大小,内容都跟老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开展的调研视察、专题议政,都是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编印的刊物和提交的提案,内容绝大部分也都是反映民生问题。市政协许多意见建议得到党政领导的重视,被采纳后直接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如,十届五次会议期间,有委员就“关于整顿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收择校生行为的几点建议”作了大会发言,引起了全体政协委员和广大市民的共鸣。市政府和有关部门非常重视,采纳了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出台了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收择校生新方案,体现了我市义务教育的公开、公正、公平,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广泛好评和拥护。

  及时搭建“直通车”,确保“下情上达”。换届后,十届市政协及时调整了信息工作领导小组,重新聘任30多名市政协信息员,及时搭建社情民意“下情上达”的“直通车”。五年来,共编发《政协信息》198期,为群众和政府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在改进政府施政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如《关于简化基本医疗特定病种门诊受理申报手续的建议》等信息,促使有关部门改进工作方法,方便了人民群众。又如,《建议有关部门对市区木棉棉桃予以采摘》的信息上报后,市政府主要领导立即作了批示,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关心群众疾苦,尽力为老百姓办实事、送温暖。市政协积极组织委员开展“三下乡”、“扶贫帮困”、“助残助学”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市政协委员共捐款200多万元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家庭解决了住房和子女上学的难题;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约人民币340万元、港币950万元、澳门币140万元。每年“广东扶贫济困日”,市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踊跃捐款,扶贫济困。市政协领导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帮助扶贫挂钩的饶平县浮山镇下楼村和东洋村兴修水利、修建桥梁、兴办工厂、发展种养业。目前挂钩村各项建设有了全面进步,大部分贫困户基本实现了脱贫目标。

  (三)发挥优势、增进团结,在构建和谐潮州方面有了新贡献

  十届政协坚持把团结和民主贯穿于履职的始终,充分发挥政协的独特优势,不断扩大团结面,努力增强包容性,为营造宽松和谐的政治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的合作共事,促进政党和谐。换届伊始,市政协领导就走访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听取他们对政协工作的意见建议;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市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会,邀请市党政主要领导参加会议,听取各民主党派工作汇报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协商;安排民主党派代表在年会上发言,鼓励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主张;重点办理党派、团体、界别的集体提案;协助市委、市政府尽力解决民主党派的办公经费、人员配置和其他一些有关问题。五年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参政党的作用不断增强。

  做好“三胞”联络工作,密切海外联系。每年年会期间,召开港澳委员座谈会,邀请市党政领导到会介绍情况,征求港澳委员对家乡建设的意见建议。市政协领导赴港参加每年一次的潮汕三市政协港澳委员联谊会、恳谈会。热情接待潮汕三市政协港澳委员莅潮考察,进一步密切了与海外乡亲的联系。市政协还注重发挥侨务资源优势,积极促进有关部门与港澳台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五年来,市政协港澳委员还捐资兴建了县区正文学校或正文教学楼,大力支持家乡教育事业。

  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发挥存史资政作用。五年来,与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第二届侨批文化研讨会,积极参加省政协举办的各种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会,与漳州市政协联合举办漳州潮州书画联展,参加闽粤赣十三市政协举办的海西论坛,挖掘、整理潮州历史文化,编辑出版《海外潮人史话》和《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览》,编印了《潮州文史资料》、《潮州诗词》、《潮州政协》和十届潮州市政协活动集锦――《探索・收获》,发挥了以文会友、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积极作用。

  加强与各级政协的往来联系,增进团结友谊。圆满完成了全国政协、省级政协领导和各兄弟政协领导及海内外客人莅潮视察、考察、调研的接待任务,分批组织委员外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从而团结了社会各界,促进了潮州对外交流。加强对县区政协的联系指导,进一步推动全市政协工作的全面发展。

  (四)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在加强“三化”建设方面有了新进展

  十届市政协把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积极推进政协工作机制的完善和创新,“三化”建设有了新进展。

  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政协工作的顺利开展。始终把服从、接受、依靠市委的领导作为做好政协工作的根本保证。每年年底向市委汇报一年来的工作,请示新一年的工作;主动请市委为政协履行职能交任务、出题目。凡属市政协组织的重要活动,都邀请市党政领导参加。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身作则,带头关心支持市政协工作,认真倾听市政协的意见、建议,积极参加市政协召开的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会、专题议政会、提案办理情况通报会和专题视察、重点提案督办等重要会议和重要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市政协工作的顺利开展。

  完善工作制度,大力推进“三化”建设。对历届政协的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并结合新情况、新形势,将一些成熟的做法上升为制度和规范。出台了《政协潮州市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委员参加会议活动的规定》,首次对撤销委员或常委的资格作出了具体规定。对《常委会工作规则》、《专门委员会通则》等制度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制订了《政协潮州市委员会重点提案的确定、办理和督办暂行办法》、《政协潮州市委员会特聘委员暂行规定》。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潮州市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规程(试行)》和《潮州市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评价考核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为政协履行职能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

  丰富工作载体,不断提高履职成效。主要体现在履行职能的新探索:一是推进政治协商新实践。自十届三次会议以来,市党政班子成员应邀参加政协全体会议的分组讨论,与委员们进行面对面协商,广泛听取意见,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二是探索民主监督新形式。每年都邀请市纪检监察部门和公安部门分别在政协常委会通报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治安工作情况,发挥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作用。自200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领衔督办政协重点提案,进一步促进提案的办理落实。《人民政协报》对我市党政主要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的做法作了宣传报道。三是创新参政议政新方式。每年年初,市政协常委会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确立年度专题调研和专题议政的大课题,然后以各专委会(组)为基础组织9个专题调研小组,每个小组承担一个分课题从不同的侧面开展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召开常委会议同题进行专题议政。市政协坚持把专题调研和专题议政有机结合起来的经验做法,效果好、影响大,已成为全省政协工作中的一个亮点,受到省政协的充分肯定和推广。四是拓展宣传新渠道。每年年会前,在报社、电视台推出《政协委员访谈》栏目,重点突出委员们对某些热点难点问题的见解和意见,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积极配合媒体对委员们关注的一些久拖不办的事情作了跟踪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问题的解决。

  (五)加强学习、夯实基础,在提高履职能力方面有了新成效

  十届市政协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提高履职能力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履职能力。通过举办培训班、学习会、座谈会、发放学习资料等形式,积极组织委员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中共十七大精神,学习研究人民政协和统一战线的理论。先后选派100多名委员和机关干部参加全国政协、省政协和省市党校组织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委员和机关干部的理论水平、思想素养和业务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坚持把理论学习与总结经验、改进工作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变成提高认识、把握规律、创新思路的过程。五年来,委员们参政议政热情高涨,履行职能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大会发言、提案、信息和论文的质量均有明显提高。其中,《关注民生是人民政协的崇高使命》等一批论文被收入国家级、省级书刊。

  加强专委会建设,发挥专委会基础作用。换届后,市政协调整专委会的设置,配齐配强专委会的领导力量,使专委会班子人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能力更加全面。健全专委会开展重点调研、参与重点提案督办、联系界别等工作机制,保证专委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各专委会围绕市政协年度工作部署,结合专业特点和优势,经常与党政部门开展对口协商,与界别委员加强联系,组织委员开展调研、视察等活动,积极为委员知情明政、履行职责服务,较好地发挥了在政协履职中的基础作用。

  加强机关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市政协机关坚持以创建服务型机关为目标,积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和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全面推进机关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机关工作成效和服务水平。2008年,市政协办公室被评为“潮州市先进集体”。

来源:潮州日报   责任编辑:佚名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爆笑喜剧:夏雨来1(十集) 群星贺岁片

潮汕搞笑短剧:丑女无敌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