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秋以来的最强寒流,彻底赶走了“夏天的尾巴”,揭阳一夜入冬,不少市民形容一下子从夏天“掉进”冬天。记者巡城发现,商家纷纷抓住“凉”机,大打“温暖”牌,带有明显季节性消费的冬季衣被、冬令电器等迎来销售旺季。
冬季衣被走俏
“今年的冬天来得有点慢啊!”前些日子,市民还一直陶醉于“白天暖洋洋,晚上盖张薄被好睡眠”的秋凉天气,甚至还穿着夏天的短袖衫。但做服装、床上用品等生意的商家却急得团团转,记者不断听到商家感叹生意不好做。但现在,冷空气南下,御寒衣被随之走俏。记者发现,前段时间床上用品商家纷纷挂出打折促销宣传,现在大幅的促销横幅已悄然撤下。在揭东一床上用品店,记者看到,小小的店里门庭若市,店主不断地跑上跑下拿货供客人挑选,“年底本来就是结婚旺季,再加上不少人也都想换新床单、新被子,天气越冷,生意就越好做,这两天已经卖出了很多蚕丝、羊毛被芯。”店主兴奋地说。
在揭东一家服装店里,挤满了前来挑选冬季衣服的顾客,店主忙得不可开交,一会儿给这个选大衣,一会给那个挑裤子。她告诉记者,早在一个月前,他们就已经将店里新到的冬装摆上货架,供市民挑选,但由于前段时间气温偏高,冬装市场看者多买者少,近来随着气温下降,生意明显起色。店主笑着说:“平时没什么生意的话,我晚上不开门,现在天气冷了,晚上有不少顾客过来看衣服呢。”不过,记者了解到,今年的秋冬服装与去年相比普涨10%~15%,同一牌子类似款式的秋冬大衣有的一涨就是数十元。
御寒小物品成“香饽饽”
随着天气转冷,各式各样的帽子、围巾、手套、袜子、棉鞋等御寒小物品也成了“香饽饽”。在美阳路一家配饰店,店前两个女孩把刚买的摩托手套绑在爱车上,“这两天太冷了,开摩托车时手冻得不行,所以赶紧买双手套来保暖。”在市区一大型超市里,两位阿姨正对着打特价的棉拖鞋挑挑拣拣,“这个花色好看,可惜没包跟。”“这个里面有绒,晚上在家穿舒服。”
“这个红围脖好看吗?” “这个豹纹围巾可以搭我的皮外套。”在榕城一家精品店里,三五个小女孩正在挑选围巾和帽子,并互相讨论哪个更好。记者发现,人们戴帽子、围巾除了保暖外,更多地注重起它们搭配衣物的作用,因此,各式各样的帽子、围巾成为了许多追求时尚的市民冬天的必备品。在一些毛线店前,也围了不少前来选购毛线的市民(见图。烨华 摄)。市民赖小姐告诉记者,她准备织一条围巾,送给男朋友做生日礼物,“自己动手织比较有心意。”
冬令电器露头上市
作为时令性较强的产品,取暖器、电磁炉最近也纷纷露头上市,想在“暖经济”中分得一杯羹。记者在市区一些超市、家电门市、商铺看到,暖风机、电暖灯、电热毯、电磁炉、暖手宝、热水袋等各种冬令电器被摆放在了显眼位置。
销售人员介绍,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天冷得稍晚了些,这几天天气变冷后,原本无人问津的取暖设备才开始步入旺销。现在,不仅大件取暖电器销量上升,种类繁多的小型取暖用品也很受欢迎。一家商铺的销售人员说,随着冷空气的到来,又临近年末,顾客购买冬季用品的兴趣明显提高了,连日来,前来选购暖手宝、热水袋的市民一下子增加了不少。
(编辑:蔡晓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