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速度质量协调并进――厦门特区走笔之二

□本报记者苏伟钿张琳楠

海沧保税港区2010年集装箱吞吐量占全厦门港40%。本报记者张琳楠摄

30年,厦门用巨变印下了城市发展的诗行。相较于其他几个经济特区,厦门30年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发展的协调性。全市人均GDP超过6万元,户籍人口人均GDP近1.7万美元;每平方公里创造地区生产总值1.31亿元,均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厦门以占全省1.3%的土地,创造出全省14.3%的生产总值、25.6%的财政收入和53%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了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协调。

海沧:大磁场创造双赢

厦门多年来坚持以港立市。海沧是全国设立最早、面积最大的国家级台商投资区。港口,作为海沧最为突出、独特的优势,像一个大轮子推动着海沧加快发展。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在今年前9个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8.31亿元、财政总收入44.2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00.43亿元,已从偏居一隅的闽南小渔村,蜕变为厦门的新港区、新工业区、新市区,成为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主要城区。

步入海沧湾新城,一派热火朝天的开发建设景象。站在海沧大道海岸边,总编们饶有兴致地听着海沧的新城规划介绍。一张张规划图纸展现着海沧湾新城的美好未来:聚合现代商业、文化、教育的高端配套资源,拥有海沧文化中心、海沧市民广场、海沧体育中心、鼓浪湾大酒店、海沧市民公园这些都将极大提高海沧湾新城区的品位。

海沧港口岸线上,一个个泊位正在陆续建成,一辆辆集装箱车往来穿梭截至目前,海沧已建成和在建10万吨级、5万吨级泊位各11个;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它辐射沿海各大城市,2010年海沧港集装箱吞吐量占全厦门港40%。

以港立市,不断创造着双赢乃至多赢。独具魅力的海沧保税港区,像一个大磁场,吸引着众多知名物流企业加盟。丹麦马士基、法国达飞、中国中远、香港和记黄埔等全球知名航运商先后落户海沧,开辟国际航线48条。同时,建发、国贸、裕雄、海投等大型后方堆场,为海沧港拓展了腹地,同时吸引越来越多临港企业在海沧落地生根。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早年在《建国方略》中勾勒的东方大港蓝图,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关于厦门可以实施自由港的某些政策的殷殷寄语,在厦门的实践中逐步变成现实。海沧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作为现代化港区的地位和作用,将为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打造新的助推器。

未来的海湾生活,不禁让人心生向往。

福建中烟:特区发展的一个缩影

生产车间宽敞明亮,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稳定有序运行中,搬运辅料的全自动机器人往来穿梭,高速卷接机吐出一根根成品烟支这是记者在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看到的繁忙景象。

福建中烟的成长史是厦门特区发展的一个缩影。1985年,厦门卷烟厂与美国雷诺烟草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以来料加工的方式,生产骆驼牌香烟,之后在原有基础上由厦门卷烟厂、厦门经济特区联合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美国雷诺士(国际)烟草公司共同合资兴建华美卷烟有限公司。这是我国烟草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烟厂,它成了烟草行业引进外资的窗口。2005年,福建中烟总部搬迁至厦门,在厦门经济特区这块热土上健康发展,现有总资产230亿元,去年实现利税117.4亿元,今年可望实现155亿元。

车间内,一台台正在运转的设备吸引了老总们的眼光。这是全世界第二台滚筒式白肋烟烘焙机,能更有效改善产品品质。工程师向记者介绍说。整洁有序的生产环境、世界一流的设备工艺,让记者深深折服。

企业发展,创新是助推器。总经理卢金来自豪地介绍说,福建中烟工厂的装备、工艺都达到了世界一流。近年来抢抓行业新一轮机遇,积极实施重大技改项目,走在了行业的前面。中烟近几年投入超60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德国、意大利、英国等国最新的设备和技术。拥有数十项专利,仅去年就主持参与国际、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6个,开创多项领先技术。

责任感伴随着企业成功之路。吸烟有害健康,福建中烟人并不回避这个宣传语。卷烟是嗜好品,市场需求很大,短期内无可替代。总经理卢金来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香烟对身体的危害,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卷烟制造企业的社会职责所在。为给消费者提供危害更低、安全性更高的卷烟,公司专门成立了研发小组,引进人才,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大力研发生态低害卷烟和低焦油产品。

海澳集团:期待未来油价看海西

改革开放的热潮,经济特区的建立,让厦门获得历史性的发展时机,在厦门这片热土上,无数民营企业迎着春风茁壮成长。他们有着跟厦门特区一样的勇于开拓、敢于创业的挺拔身影,也成为支撑厦门特区快速发展的动力之源。

海澳集团,一家立足海沧,与经济特区同步发展的企业。1981年,凭着特区人的一股拼劲,郑金泉用几千元搞起了海运。他的目标很简单:要当‘万元户’。从海上到陆地,凭着勤劳、胆量、奋斗加上一点运气,郑金泉用勤奋和拼搏换来了丰硕的成果——2004年,厦门市政府决定把海沧12号码头交由海澳集团建设经营,2009年,12号泊位建成投产,成为目前海西地区第一座具有内港池的5万吨级甲类液体石化组合码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历经27年的艰苦创业,海澳集团形成以成品油供应为主业,包括石化仓储码头、油库、海运船队、铁路专用线以及加油站零售业务链配套齐全的企业集团,年营业额约20亿元,其中燃料油供应占福建省半壁江山,成为中国服务企业500强、厦门市重点民营企业。

具有雄心壮志的海澳集团对未来蓝图胸有成竹。由海澳集团等三方投资组建、总投资15亿元、去年9月揭牌的厦门石油交易中心,目前已有100多家石油企业入驻。按照规划,该交易中心将于3年内实现突破500亿元,五年内突破1000亿元,通过3到5年的努力,打造一个立足海西、辐射全国的国际性石油现货交易平台,最终成为石油行业内的交易中心、信息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形成并发挥聚集效应,为推动海峡两岸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做出贡献。厦门石油交易中心目前已形成现货挂牌交易、现货竞价交易、即期现货交易等多种交易模式互动发展,海澳集团董事长郑金泉表示,交易中心将致力于促进闽台石油业合作,进而辐射至长三角、珠三角,并经转口贸易辐射到东南亚,增强中国的石油话语权。

近日,厦门石油交易中心宣布,将在国内首次推出93号汽油电子交易,并拟于11月18日正式上线交易。该平台借鉴股票交易模式,将通过集中竞价,由供需市场来形成最终价格,我们期待,未来国内乃至国际油价的定价机制中,厦门石油交易中心是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参考。厦门石油交易中心有关负责人一席话让在场的人感到无比鼓舞。

来源:汕头日报   责任编辑:佚名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酒鬼

潮汕故事剧:迷失的少女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