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汽车、摩托车拥堵的现代都市,自行车作为上世纪的交通工具已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然而,现在却有这样一个人群:穿着色彩鲜艳的骑行服,戴着拉风的头盔、墨镜,成群结队地蹬着自行车奔驰于大道上——这就是都市骑行族。
骑行族俗称车友,他们把骑自行车作为一项运动。目前汕头有蓝色骑行俱乐部、骑行者俱乐部、自行车爱好者联盟等近十个比较活跃的的骑行族团队。这些团队都有自己的组织架构,有统一服装,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活动及长途旅行。
蓝色骑行的大海告诉记者,俱乐部把每周三、五蓝水星和新溪两条路线作为拉练路线,训练提高车友们的速度、技能及车队队形配合等。周末或节假日则组织车友到揭阳、饶平、潮州等周边长途骑行,游山玩水。车友们来自不同工作单位,有着不同职业,他们当中有医生,可以在骑行过程中协助治疗不小心扭伤的车友;有技术人员,可以应对突如其来的爆胎等车辆故障。骑行爱好者选择这种有氧运动的理由各不相同,有的人想以此锻炼身体,缓解工作压力,有的人考虑到环保因素,有的人纯粹出于业余爱好,挑战自我
骑单车长途旅行,让一寸一寸的土地在自己的车轮下滑过,那是不同于自驾车快速经过所见的景观。大海告诉记者,2009年,他听车友说起,汕头到福建南靖这条路线是一条挑战性极高的骑行路线,这一信息足足让他兴奋好几天。经过几天筹备后,他与7名体力相当的车友一同出发,在进入福建省道时,有两段长达20多公里的连续上坡公路,极具难度。车友们轮番打头阵,骑在队伍前面破风,减轻其他队友的风阻。最终他们4天骑行了500多公里,完成往返南靖的路程。
体重100多公斤的吉衣羊是一名刚刚加入俱乐部的新手,谈起近日参加汕头骑行到揭阳玉清宫的活动,他记忆犹新。当时队伍骑行至揭阳炮台路段时,他出现了体力不支的情况,几次向队友提出要放弃前行。领队安排两名体力好的车友帮助吉衣羊,。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推行,吉衣羊在队友的鼓励下,最终自己骑完了全程。
真没想到,我现在也成为骑行族一员了!年近60岁的陈伯告诉记者,前几天,刚刚退休的他借了一辆山地车跟着几位喜欢骑行的朋友,一起骑车出行。一个多小时的骑行让他上瘾了,回家后立马花2000多元购买了一辆变速山地车,还配备了头盔、车灯、防滑手套等装备,成为骑行族一员。
对于骑行族来说,快乐无处不在。在骑行中,他们会随时用相机拍下美景,记录过程中的点滴,回家后与朋友分享对他们来说,快乐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