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伟烽、实习生高少微报道:咸潮原本是一种在冬季才会出现的天然水文现象。然而,近日广东的珠海以及澳门等地出现了有记录以来最早的一次咸潮。同属沿海地区,汕头是否会出现咸潮,饮用水源是否会受咸潮影响?昨天,记者从市供水部门获悉,我市韩江饮用水源未受影响,全市各大水厂生产正常,日供水量在50多万吨左右。
据市供水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咸潮是海水随着潮汐上涨倒灌河口形成的,是沿海河口地区一种特有的季节性水文现象,主要取决于河流的淡水流量多少和海洋的潮汐大小。淡水量不大,河口又较宽,潮水就容易进入。据有关专家介绍,咸潮的发生除与地理因素有关外,还很大程度受降水量影响,降水稀少,加上较大的天文潮汐,海水倒灌便会引起咸潮。其影响主要表现在氯化物的含量上,若水的含氯度超过国家有关标准,表明水质已变坏,不宜饮用。近年来,我市沿海河口地区均没有出现咸潮,以后估计也不会发生,这主要是得益于我市沿海河口桥闸的阻挡。因为目前我市在梅溪河、西港河、新津河、外砂河、北溪及东溪等出河口处都建起了桥闸,这些桥闸就像一座座铜墙铁壁将咸潮抵挡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