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汕头市图书馆,看见文化志愿者郭威佳正在五楼自修室为几名前来自修的中学生安排座位。小郭是我市某中学高三级学生,今年参加高考后不久便来到这里当义工。她告诉记者:我觉得当文化志愿者很有意义,既能帮助别人,又能学到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特别是我上大学后要读的是管理专业,更应利用这样一个社会实践机会,学习如何为人处事。
据了解,汕头市图书馆现有在编工作人员65人,分为两班工作,平时问题还不大,但每到周末和假期,前来借书还书、阅览书刊和自修的读者激增。尤其是每年的暑假,每天接待的读者经常达到四五千人次,单靠30来名工作人员很难应付。而图书馆经费较为紧张,无法雇用更多人员。此时,文化志愿者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们在接受短暂的业务培训后立即投入工作,有的在一、二楼协助工作人员为读者办理借书、还书手续并及时整理书库;有的到五楼和七楼的自修室,协助维持现场秩序,有效缓解了图书馆人手不足的矛盾。刚开始这些文化义工只有几人,后来逐渐增加,发展至今已有20多人。
除了这类以中学生为主的文化志愿者外,市图书馆还有一批较高层次的文化志愿者,那就是热心公益的专家学者,其中以汕头大学的退休教授为主。他们经常应图书馆之邀,前来为读者开办公益性讲座,尽管没有任何报酬,但大家都十分用心投入。对文学与文化学深有研究的隗芾教授就多次到图书馆讲课,颇受读者欢迎。
本报记者王开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