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潮商作为潮人中的一个职业群体,其观念、心态和行为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商帮文化。
潮商文化是潮商的灵魂。在向外拓展、艰苦创业中,潮商总是不断以变求生。正是这种以变求生、冒险拼搏、善于吸收、敢于创新的潮商文化,引领潮商度过一个个艰难困苦时期,也引领着潮商与时俱进,不断创造辉煌。
当前活跃在商海中的潮人,或子承父业,或自己创业。海洋文化、特区文化、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赋予了潮商骨子里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精神。无论走遍哪里,他们都以勤劳刻苦、坚韧不拔作为人生信条。对他们来说,先辈留下的传统和精神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他们传承文化、传播文化、创新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博弈中,以自己的聪慧和胆识,融入了主流社会,共同创造潮商的精神图腾。
创新火花点亮人生理想之光
——访中央统战部华文出版社副社长李庆
采访李庆,他一再推辞,总说自己没什么业绩。但记者的直觉告诉我,一个把青春贡献给出版界并笃定一辈子做出版的人,应该有他自己独特的含金量。
好在李庆有一个喜欢讲潮汕话的情结,于是,记者灵机一动,以潮汕话采访为条件与他达成协议。
在潮汕长大的李庆,高中毕业后在汕头地区农垦系统几个农场都工作过,年纪轻轻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8年,李庆入伍,军校毕业后成为海军部队的一名军官。1988年调入海军海潮出版社,1996年转业到中央统战部华文出版社,从事出版工作至今已达23年,现任华文出版社副社长兼第一编辑室主任。
一本刚刚出炉的新书《统一战线与华文出版》,记载着李庆在华文出版社14年的所学、所思、所为;也记载着一个在探索中不断创新的出版人的成功轨迹。
成功的选题策划,是对图书产品的全程策划。提起策划,李庆亮点频频。2002年出版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自传》,读者也许记忆犹新。这部由李庆策划兼责任编辑的书,入选中宣部、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中央七个单位联合推荐的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至今已获得新中国60年最具影响力的600本书、新世纪10年最受读者关注的十大翻译图书、全国优秀畅销书等12个奖项。
在出版生涯中,李庆与军队楷模方永刚有着一段编辑策划与作者的不解之缘。方永刚第一部著作《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早年在海潮出版社出版,李庆独具慧眼,在报刊上大力推介,该书获得了中国图书奖二等奖。方永刚在世的最后一部著作,策划、编辑也是李庆。
仅有45岁生涯的方永刚,在党的创新理论宣传的成就家喻户晓,但作为近现代史研究专家,方永刚还有一些另类著述:《冯玉祥与蒋介石》、《蒋介石在1949》等,因为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他绕不开对20世纪中国舞台上的重要人物——蒋介石的研究。
《蒋介石:从溪口到慈湖》,这本评述蒋生平的40万字传记文学,方永刚交给李庆书稿时还是一个普通教员,等到书将出版时,已是举国皆知的时代创新理论楷模。作为这部书的责编,李庆的思想有过一番较量,此时的出版,对党的创新理论宣传的楷模形象有什么负面影响吗?但方永刚已病入膏肓,此时不出版又待何时?李庆思量并分析着,方永刚是学历史学军事、做学问做研究的,于史于军,不管从哪个角度讲,都无法绕开也不能绕开对20世纪中国舞台最重要的一个主角蒋介石的研究。这种研究,有助于对国史、党史、军史的研究,有助于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
图书出版的同时,李庆发表了题为《写在方永刚新著<蒋介石:从溪口到慈湖>出版之际》一文。作为一个始终站在时代高地的责任编辑,李庆认为,出版这本书,人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认识方永刚,方永刚的另类研究成果也不会被忽略,被湮没,它将与历史同在,与文化同在!
当李庆带着油墨飘香的新书送到301医院病房时,方永刚非常满意,并欣然为一同前往的每个人在书上的环衬页上留言签字。
李庆的编辑出版研究,立足今日,放眼明天,具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前瞻性。无论是编辑《天下为公——孙中山传》、《宋美龄最后的日子》等人物传记类的图书,还是策划被列入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统战类图书,抑或是对出版社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研究、探讨,都展示了李庆对出版的追求与才华。以潮汕人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李庆在探索路上不断创新,点亮人生理想之光。
走进中国国际台世界潮声
四海为家的潮汕人,请您停下匆匆的脚步,听听潮汕人自己的故事20多年来,这句温馨的话语随着电波传遍全球,把五湖四海潮汕人的心紧紧连接在了一起。熟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世界潮声节目的粉丝们都知道,这是节目创办时间最长的《四海潮人》栏目的一句温情主打话,该栏目以乡情、亲情为纽带,介绍了全球几乎所有知名潮人的精彩人生。
这一栏目,仅仅是世界潮声节目传播中国主流文化特别是潮汕文化的一个缩影。
夏日,在北京潮人海外联谊会青委会的精心组织下,我们走进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领略了这个令人羡慕的神秘地方。
世界潮声节目总监李均就是一位地道的潮州人。而这档节目的资深播音员吴少英也是家己人。老乡见老乡,好像就在自家里,十分亲切。
与新中国同龄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世界潮声开播于1949年6月20日。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中国对外宣传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诞生后,许多海外华侨希望通过祖国的对外广播了解祖国信息,使对华侨广播成为主要渠道。一些华侨听众来信说:收听来自祖国的声音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伴随改革开放的潮流,港澳同胞、华人华侨陆续回国投资,他们需要了解各种实用信息特别是经济信息,华侨广播成了一个主要渠道。一直到现在,对外介绍中国经济发展新成就、传播中国主流文化特别是潮汕文化成为国际台世界潮声的主要任务。
香醇的茶香浸透浓浓的乡情。边参观,李均边向我们介绍世界潮声的成长历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世界潮声从最初不足一个小时的对东南亚短波广播,发展到目前集调频、短波、在线、网络电台的多媒体传播,每天播出9个小时。多年来,世界潮声与柬埔寨、泰国、澳大利亚、法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世界各地华侨潮团领袖和港澳知名人士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可以说,发生在潮汕大地和海外潮团的所有大事,都纪录在‘世界潮声’的节目中。李均说。
见证世界潮声成长的吴少英深情地谈起她25年的播音生涯。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潮汕人,吴少英说,能把乡音传到世界,是她最快慰的事情。她说,近年来,国际台世界潮声加强了对汕头的报道力度。比如,去年12月,世界潮声采用多媒体手段,成功报道了分别在揭阳市和汕头市举行的广东省第三届粤东侨博会和第六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得到广大海内外嘉宾的高度赞扬。
在世界潮声播音室,我们和十几位潮青济济一堂,大家围着跟前的播音设备,学着吴少英的音色,模仿世界潮声的节目播音:各位听众朋友,现在我们是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世界潮声现在为您现场直播惟妙惟肖的播音,大家都开怀地笑了。
那一刻,我们知道,天涯咫尺,乡音情浓;那一刻,我们心知,潮响四海,声传五洲。潮商文化和潮商精神就是这样传遍全中国、全世界。我们当场与李均达成协议:此行北京的采访,与中国国际台世界潮声联合制作,通过电波向全世界潮人展现北京潮青的崭新风采!
从后奥运到后世博的战略扩张
——访北京华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康淳
他,是中国外事礼品网第一人,是一个在互联网中了解礼品,并在礼品业中充分利用互联网络的商人。5年时间,他构建了自己的礼品世界,拥有北京2008年奥运会特许商品最大的零售店。刚上不惑的他,从黑陶,到礼品,到结缘奥运,一直不遗余力地传播传统与现代文明,他的执着和进取,让人看到一个潮商创业的坚持、果敢和锐气。
与郑康淳交谈,首先会被他浑身散发的温文尔雅气质所吸引。最让我们折服的,是他追梦的精神。正如他在博客中所说的理想可能永不可及,却为我指明前进方向。只要满怀执着、激情和进取,这个过程就是壮丽的人生!
在北京潮人商会常务副秘书长周建轩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北京奥运会国际森林公园的一处办公楼里,见到了这位在京城很有名气的尚礼名家。经营似乎是郑康淳与生俱来的天赋。这种天赋加上后天的勤奋,让他总能找到赢在中国的秘笈,并在事业上一路挺进。
座谈中,郑康淳滔滔不绝。谈他的第一桶金,谈他的创业历程,谈他的礼品王国,谈他的名优特产经营策略,一件件,一项项,都显示这位年青潮商超人的智慧和果敢,以及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执着。
郑康淳说,1999年,他在做策划广告朋友的启发下,开始学习创业。最先从做黑陶工艺品开始。在一次展会上,他的黑陶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从2001年最初一个13平方米的店铺,发展到进入北京开设20个知名卖场,并成为外交部的礼品供应商,事业发展十分顺利。2002年,郑康淳开始筹备全国第一家礼品业商会。2005年9月,全国工商联礼品业商会正式成立,郑康淳当上副会长,开始打造中国外事礼品网。
打造购乐网也是郑康淳的转变经营模式的一个尝试。该网一改以往网上购物零售的传统,成为连接买家、卖家和供应商之间的大型一站式网上礼品团购平台,成功构建起礼品走向市场的桥梁。目前该网已成为国内最专业的团购礼品网。
极具创意思维的郑康淳十分善于把握商机。2006年,他争取到了奥运会特许商品的零售资质,并在2007年4月在北京方庄开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特许商品最大零售店,经营面积达500平方米。这个过程中,郑康淳看好水立方作为一个品牌所拥有的巨大无形价值。奥运会结束后,郑康淳以安海兴业文化公司的名义,获得了水立方品牌的开发经营权。
采访中,郑康淳带着我们参观了位于水立方场馆旁边的水立方特许专卖店。店内琳琅满目的水立方商品有1000余种。据介绍,2008年12月18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有限公司在水立方举办水立方特许产品上市新闻发布会,推出新品牌茅台水立方酒。这是他在推广水立方品牌中迈出的关键性一步。
奥运会之后,郑康淳又一举拿下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零售权,并把他的奥运会零售专卖店改成了世博会特许商品零售店,开始了从后奥运到后世博的步伐。不管是在中国科技馆,还是在水立方、鸟巢,郑康淳都拥有配套商业的独家运营权和独家收益权。
郑康淳透露,他将与他的文化团队一起打造北京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北京名小吃一条街、中国名优特产集散地等蕴含着无限文化创意的活动项目。中国名优特产集散地将汇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加上港澳台共34个地方的特产,给全国各地名优特产一个集中展示的平台。
郑康淳说,我们的企业是一个文化创意企业,我们既是整合商,也是服务商,既整合行业、政府、市场的资源,也服务于行业、政府、市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完成一件大家都想多赢的事情。
既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又将国际时尚设计注入饰品中——
健兴利:中国翡翠第一家
在北京,健兴利的名字,圈内人士几乎无人不晓。这家位于北京市繁华商业中心的王府世纪大厦首层,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翡翠专业卖场,也是国内唯一一家集鉴定、收藏、交流展示、经营、沙龙于一体的国际化、现代化珠宝公司。自1992年在香港创建以来,健兴利珠宝公司以其优质的宝石原料、卓越的国级设计理念、诚信为本的经营策略在国内外玉石界及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信誉。2009年,健兴利被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授予中国翡翠第一家牌匾。而经营北京健兴利珠宝有限公司董事就是地道的汕头人——许先辉。
豪爽健谈的许先辉热情地带我们巡看了这个珠光宝气、高贵典雅、清新雅致的翡翠展示厅。一颗颗温婉可人、晶莹剔透、绿澄欲滴的翡翠,宛若夏日里阵阵清风,沁人心脾,令人沉醉。单从公司所处的黄金位置和门店的装修格调,足可以显示经营者超人的眼光和超前的理念。
对健兴利珠宝的名字,许先辉是这样释义的:健,是希望中国人健康幸福地生活;兴,是希望祖国的经济建设事业兴旺发达;利,是希望国家的各项事业顺利发展。这是经营者的美好愿望,也是健兴利经营的信念。
多年来,健兴利珠宝靠诚信、务实的经营模式,由最初的自主开采、雕刻加工、专业批发,发展到目前拥有全香港60%的翠玉批发份额,业务遍布整个东南亚及大中华区域的集团型企业。经营规模也从香港广州道珠宝批发总部,扩张到目前国内8家珠宝专卖分店。而其中北京王府井的这家珠宝店,最能体现其王者风范。经过近20年的经营,健兴利以中国翡翠第一品牌的企业实力,引领市场,展现翡翠传承之人文魅力和时尚精神,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同时,又将国际时尚的设计理念注入到每一件饰品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文化和经营理念。
说起健兴利的创业历程,许先辉首先想到的是他的胞兄许先坚。他说,是兄长创建了健兴利,也是兄长引领他入行,一步步地学起来、干起来的。没有兄长的榜样,他很难走到今天这一步。许先辉说,当初他是经营服装生意的,虽然从事的行业与兄长的不同,但创业的艰难练就了他一股不服输的精神,也使他懂得如何靠勤奋、靠诚信去打拼市场、赢得市场。后来,在兄长的引领下,他开始进入了翡翠行业。几年前,他来到了北京寻找发展空间,并把健兴利带到了北京来。
面对翡翠珠宝行业的激烈竞争,健兴利一路走来,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这靠的是什么?许先辉说,靠的是货真价实的产品,靠的是一诺千金的诚信,也靠对所有人的回报。健兴利的每个员工都把诚信视为商界最重要的文化精神,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认可、赢得市场、赢得口碑。
在我们采访中,许先辉还向我们透露了健兴利最新的战略构思:就是要打造珠宝品牌的中国民族自主品牌,打造中国珠宝第一品牌。从许先辉充满自信坚毅的脸上,我们对健兴利的前景充满了信心期待。
总策划:陈文波统筹:苏伟钿
撰稿:苏伟钿陈健陈静莹版式:姚建平摄影:杜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