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眼中,他是“全才”,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喜欢钻研科技知识;他总能很好安排自己的时间,学习和课余活动永远不会发生冲突……他,就是刚刚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揭东一中学生江宏亮。
8月4日上午,记者在揭东一中见到了赶回母校取个人档案的江宏亮。曾4次获得潮汕星河奖、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学生”的他,今年高考以664分的优秀成绩被清华大学汽车系车辆工程专业录取。“这是一个令人振奋却又在意料之中的消息。他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综合素质优秀,考上清华我们都为他高兴……”该校不少老师对他寄予祝福和厚望。
高中期间多次获奖
“斯文、淡定”,是记者对江宏亮的第一印象。其缜密的逻辑思维从他与记者的交谈中慢慢展现出来。高中三年,江宏亮的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茅。江宏亮告诉记者,他保持优异成绩的“窍门”在于每周都为自己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上课时铆足精神听讲,大部分知识点在课堂上学到;每个星期,都为自己做一次总结,发现不足及时查漏补缺。
记者从一张履历表中看到,自2008年至今年,江宏亮参加过全国、省、市许多不同类型的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其中,让人啧啧称赞的是高中三年共获得4次潮汕星河奖,并于今年获得学生们梦寐以求的殊荣——“广东省优秀学生”称号。2009年5月,江宏亮参加第九届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获得足球项目高中组第一名;同年8月,参加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获足球项目高中组第一名。
“读到高二,几乎所有的理科竞赛我都参加了。”参加竞赛对江宏亮来说显然是“小菜一碟”: 2010年他获得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一等奖、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一等奖、全国高中物理竞赛广东赛区复赛一等奖、广东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二等奖;同年还获得广东省宋庆龄奖学金……
诸多的奖项足以说明江宏亮的理科学习能力。他告诉记者,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参加机器人大赛等课外活动是宝贵的经历,不但锻炼了思维能力,也为他选定清华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奠定基础。
思维活跃喜欢钻研
提起机器人大赛的经历,江宏亮兴致勃勃。“高一课余时间比较充裕,参加学校的机器人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组装机器人,学习编程,改装调试机器人……”随后,江宏亮还引着记者参观了揭东一中“机器人兴趣小组”的“大本营”。
记者在实验室里看到,20多个造型不一的机器人格外醒目,地板上摆放着学生和老师们自己搭建的竞赛场。 “江宏亮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悟性好,在学习编程时,大部分学生需用几天时间,而他一般半天就能编完,并且有所创新。”机器人竞赛队指导老师吴标介绍,在全国大赛的赛场上,江宏亮的队伍曾出现小失误,但他冷静应对,立刻化险为夷,“从这个小插曲看得出宏亮的EQ高,在赛场上能够很好控制情绪,出现各种状况都能冷静应对。”
“江宏亮是全面发展的学生。近年来,学校在培养学生时,除了抓学生的课程学习,同时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爱好参加学校的兴趣小组,让课程学习和课外思维锻炼相辅相成。江宏亮是学校学生会的骨干,还参加了机器人小组,这些课外活动对提高他的思维能力起到一定作用。”该校政教处副主任蔡博翔说。
高考放榜后,江宏亮填报了清华大学的车辆工程专业。“这是我喜欢的专业,希望能学好一门技术,好好实现自己的‘科技梦’。”
父母爱护老师培养
“从小,父母就对我说,咱们是农村孩子,家里不能给你什么。无论是做人还是学习,踏踏实实最重要,要自己努力争取好的前途。”提起父母,江宏亮充满感激之情。
江宏亮是揭东县云路镇陇上村人,父母是朴实的农民。“读高一时,我几乎每个周末都回家,想帮忙干些农活,母亲却‘埋怨’我,让我安心在学校读书。”江宏亮知道母亲心疼自己,希望自己有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父母无数次的叮咛嘱咐,让他沉浸在浓浓的亲情关爱中,“我告诉自己,要努力,用最好的成绩回报他们。”江宏亮说。
“如果说,父母的爱是我成长的沃土,那么,老师的教育和培养就是我茁壮成长的阳光雨露。”江宏亮在个人总结中写道。
“江宏亮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难得的沉稳,每次和他交谈时,他都会经过认真思考后才发言。上课时除了认真听讲,他自己也在思考。”在班主任吴学英老师的眼里,江宏亮有些“与众不同”,作为班里的学习委员,他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时常为同学讲解习题,希望能和同学们一起进步,同学们都亲切地称之为“老江”。
“我记得,高一入学时,我的语文成绩并不好,但我很幸运,遇上了吴学英老师和倪晓霞老师。我高考语文能考出127分的成绩,要感谢这两位老师的培育。我也记得,参加学科竞赛时,科任老师在课余时间给我讲解难题的一个个场面;我还记得,临近高考,班主任老师的叮咛,数学老师的提醒……老师教给的,不只是文化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江宏亮说,这些他将铭记在心。
再过几天,江宏亮将前往清华园报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记者相信,江宏亮一定能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实现梦想!
(编辑:蔡晓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