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来临,经历了一个学期紧张学习的城里孩子们迎来了早就翘首等待的轻松暑假生活,外出旅游、下水游泳、上培训课、读兴趣班一个个生活多姿多彩。但是,在他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些同龄人,因为他们的父母都是外来打工者,由于工作或是经济原因,他们过上的却是另外一种暑假生活:或是被送回老家托管,或是自行在街头玩耍,或是为做小生意的父母帮工。连日来,记者走访了陈厝合、龙湖村等外来工居住较为集中的地方,探访这群外来工子女不一样的暑期生活。
在龙湖村的一堆沙堆前,几名十来岁的孩子正在玩挖沙洞戏,正午热辣辣的阳光下,他们为何还在街头嬉戏呢?记者上前询问,得知他们来自江西、福建、湖南等地,父母在汕头打工,他们就租住在附近的出租屋里,都在外来工子弟学校读书,放假了,他们每天都是自行安排生活。随后,一名中年男子前来沙堆叫儿子回家吃饭,记者借机和他攀谈起来。据这名福建籍打工者罗先生介绍,他们夫妻俩来汕头已经有五六年了,3年前,两个孩子被接到了汕头一起生活,大儿子阿奎今年10岁,读三年级,小儿子阿强8岁,读一年级。暑假里,他们夫妻俩都得正常上班,两个孩子只得让他们自己照顾自己,做完作业后就在出租屋附近的小巷玩耍。有时中午他们夫妻俩工作忙无法回家做饭,就会提前买点面包让小哥俩自个解决温饱问题。
在陈厝合宁和街一皮鞋店,3名小男孩在店里吃着冰棍,当有客人进店时,他们就会喊在店里内间忙活的大人出来做做生意。据江西籍的女店主阿芳介绍,孩子的暑假生活是这样安排的:在店里做作业、看电视,客串临时工帮父母看店,有时也和几个老乡的孩子凑在一起玩。问及有没有为孩子安排暑假活动,阿芳很是无奈:看场3D电影或是吃顿洋快餐就要近百元,经济不宽裕,还能带孩子去哪里玩啊?
走访中,记者在龙湖村、陈厝合、金砂乡等外来工聚集地都看到了外来工孩子在出租屋附近巷道玩耍的镜头,孩子们在巷道上追逐嬉戏,有时过路的机动车嗖地擦身而过,吓人一跳,他们却置身度外。金砂乡一名茶叶店经营者看着记者采访拍照,开口说道:这些外地小孩,平时父母上班打工,他们就在这里玩耍,幸好是小巷,过往车辆相对少一点,但仍很危险!
暑假里,城里人的孩子忙着计划参加英语班、舞蹈班、绘画班等才艺训练,但诸如阿奎等很多外来工孩子却没有这样的福分,因家长天天要上班,无暇顾及孩子,而送孩子参加培训班费用昂贵,一般外来工家庭也承担不起,所以,很多外来工子女只能在家自由活动,有些孩子还常常溜到街路上玩耍,也容易引发交通等意外事故。看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暑期生活和安全,也应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
本报记者林子海林鹏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