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汕头是梦想的启航站

本报记者张琳楠实习生谢丽璇

她在汕头大学第一次全国招生时来到汕头,她在汕头广电事业快速发展时进入媒体工作;她在12年的记者生涯中感受到特区变化的点滴,在汕头企业加速发展时下海成长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回想起来这些年自己的成长历程,跟特区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对广东南洋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韶敏来说,汕头是梦想的启航站,是生命灿烂绽放的地方。

跑新闻感受汕头特区成长

身份转变成为企业经理人城市主人翁特区精神引领走向未来

1991年,汕头大学被列为第一批本科招生录取院校,第一次在全国招生。我当时就读的韶关市第一中学是省重点中学,有免试保送上大学的名额,我的班主任是汕头人,向我极力推荐汕头大学。我看了汕大的招生简介,觉得校园特别漂亮。就这样,成绩优秀的彭韶敏被保送到汕大,开始了与汕头的不解之缘。

1995年,汕头广电事业迅速发展,急需人才。作为汕头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彭韶敏进入汕头电视台,成为一名记者。这对她来说弥足珍贵,作为一名记者,她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机会触摸这座城市,感受这座城市。

接下来的12年中,彭韶敏几乎跑遍了汕头每一个角落。跑新闻的同时,彭韶敏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汕头特区的不断变化。我还记得,我们推出了‘汕头之最’、‘记者眼中的1997’、‘数字汕头’等多个特别报道,用电视画面记录了汕头特区成长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每年跑‘两会’,我也从两会的热点话题中,感受到城市变化的点点滴滴。

身份转变成为企业经理人

改革开放以来,汕头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慢慢进入正轨。2007年,我市大力开拓资本市场,打造‘汕头板块’,企业上市融资步伐加快。在这股浪潮中,2008年2月,广东南洋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民营电缆企业,也是汕头第6家上市公司。近年来,又有东方锆业、宜华地产、奥飞动漫等纷纷上市,如今汕头已拥有18家上市公司。彭韶敏介绍说。汕头企业的飞速发展让彭韶敏萌生了下海的想法。2008年2月底,彭韶敏跳槽到南洋股份,开始人生新经历。

下海,是彭韶敏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她的同事、朋友眼里,这是一种令人佩服的勇气。选择‘下海’,就选择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我要靠自己的实力生存、发展。彭韶敏对自己的转型做过一个简单的评估,我在当新闻记者时培养出来的快速学习能力、作战能力,在民营企业是很需要的,这也是我的信心所在,价值所在。

彭韶敏还意识到,如果不加紧学习,迟早会被淘汰出局。她不断地加强学习,参加培训,为自己的勇气加分,于去年11月顺利通过全国统考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资格考试。企业发展,对职业经理人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有魄力的她曾担任过公司监事会主席,2009年7月,她被任命为公司副总经理。一步一个脚印,短短不到4年时间,彭韶敏完成了从记者到企业经理人的身份转变。

城市主人翁特区精神引领走向未来

在汕头这些年来,让彭韶敏感触最深的是汕头人尤其是潮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作为记者,她接触了不少汕头企业家:有在上世纪80年代就白手起家的老一辈,专心干实业,尽管读书不多,但是商业嗅觉特别灵敏;有跟她年龄相仿的新一代创业者,他们有的携好友或靠专利技术来创业,有的在父辈的基础上开创另一个天地。在采访的过程中,我跟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成了好朋友,也感受到他们创业历程中的甜酸苦辣。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无论面临多大的挫折,他们心中都有一团火始终没有熄灭。只要梦想在,一切都不是难事。

彭韶敏坦言,尽管跟其他经济特区相比,汕头还有较大的差距,但回顾这些年会发现,汕头的城市面貌、经济建设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她有了城市主人翁的自豪感。我们有引以为傲的海湾大桥、石大桥;我们的城市道路、商圈等,这一切塑造着一个城市嬗变的画卷。而我,也在特区精神的鼓舞下,一步步成长起来。

如今,彭韶敏还在不断迈向新的高峰,对于汕头和自己的未来,她充满期待。她希望,自己能和公司一同成长,公司能伴随汕头一起发展。

只有把自己融入这座城市,才能咀嚼出个中的滋味。从踏进这座城市开始,彭韶敏与特区结下了不可割舍的缘分。

来源:汕头日报   责任编辑:佚名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埋单(2013贺岁片)

潮汕搞笑短剧:吃面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