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以来,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已投入帮扶资金41473万元(其中省直投入1540万元,珠海市投入16612万元,我市投入23321万元),村均投入126.44万元(其中省直154万元,珠海市195.44万元,我市100.09万元),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
据了解,我市经重新核实的贫困村328个、贫困户47252户、贫困人口232224人。省安排省直和中直驻粤10个单位定点帮扶10个村、689户、3701人;安排珠海市定点帮扶85个村、17525户、86193人;我市自行帮扶233个村、29038户、142330人。
我市紧紧抓住省实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和对口帮扶的契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一是贫困户收入大幅度提高。2010年全市328个贫困村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农户22473户,开展劳动技能培训89529人次,新增劳务输出19342人,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2293元,比帮扶前增收754元,增长49%.其中,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500元的贫困户35626户,占58.2%;脱贫人口214458人,占63.5%.我市自行帮扶233个贫困村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农户8759户,开展劳动技能培训30265人次,新增劳务输出9139人,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2250元。其中,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500元的贫困户18618户,占53%;脱贫人口115372人,占59.3%.二是村集体经济收入长足进步。2010年全市328个贫困村新增培育扶持发展集体经济项目617个,集体经济收入达1111.92万元,村均3.39万元,比2009年增收1.65万元,增长105%.我市自行帮扶233个贫困村新增培育扶持发展集体经济项目349个,集体经济收入达780.6万元,村均3.35万元,比2009年增收1.55万元,增长86%.三是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市328个贫困村已解决贫困户住房难1895户,帮助纳入低保户2699户,解决饮水安全59739户,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我市自行帮扶233个贫困村已解决贫困户住房难1192户,帮助纳入低保户1916户,解决饮水安全44316户。四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全市328个贫困村新增农田水利受益面积72101.8亩,新增通村硬底化道路683.2公里,帮助建设文化教育卫生设施1233宗。我市自行帮扶233个贫困村新增农田水利受益面积37672.8亩,新增通村硬底化道路543.73公里,帮助建设文化教育卫生设施855宗,完成雨污分流和垃圾集中处理项目建设106个贫困村。五是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全市328个贫困村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修改完善,村组织活动阵地全面实现“五有”,村“两委”干部的政治和生活待遇进一步提高,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
我市自扶233个贫困村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主要做法是“九个突出”:一是突出领导带头,创新帮扶方式。二是突出因地制宜,抓好贫困村发展规划和项目实施。三是突出智力扶贫,建立贫困村脱贫长效机制。四是突出发展环境,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五是突出改善民生,确保扶贫项目惠及贫困户。六是突出社会扶贫,千方百计筹措帮扶资金。七是突出班子建设,发挥贫困村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八是突出建章立制,为扶贫开发“双到”提供制度保障。九是突出督促检查,促使帮扶措施落实到位。
(编辑:林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