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揭阳各级关工委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

  编者按:

  自2000年4月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全市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从事关工工作的同志,充分发挥“五老”的特长和优势,在教育青少年、优化育人环境、为青少年办好事实事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为培养新一代揭阳人作出了重要贡献。

  10多年来,我市各级关工委立足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不断开拓、创新、发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明显的效果,涌现了许多先进集体和个人。他们关爱后代,心系未来,以辛勤耕耘的实绩、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和青少年的爱戴。

  为此,本网特选取、整理了部分优秀关工集体、杰出个人的先进事迹,专题报道刊发,在宣传推广他们的成功经验、激发广大关工工作者更积极地参与关爱下一代工作的同时,也希望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对关工工作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我市各级关工委采取各种形式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市关工委、市教育局、中学生报社联合编写《讲故事知荣辱》一书,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弘平为该书封面题字,该书在全市中小学发行,产生很好的社会影响。

-----先进集体-----

  市关工委:

  积极开展专题调研

  不断探索关工工作新课题

  自成立以来,市关工委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关注青少年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每年围绕一、二个专题到基层进行调研,及时总结推广典型。近年,为了探索创新关工工作,市关工委先后举办全市关工工作经验交流会和关工工作理论研讨会,收到较好效果。市关工委坚持调查研究典型指导工作为主的工作方法,受到省关工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去年来,市关工委积极落实汪洋书记在省关工委工作报告上作出的“希望能够通过‘三教’的有机结合,在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能够实现更大的突破”重要指示,先后到揭西、惠来、普宁、榕城、揭东等地开展调研,积极探索如何搞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努力构建和完善校外教育平台,动员更多的“五老”特别是老教师参与校外教育辅导工作,创新校外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目前全市各地校外教育辅导站达到300多个,参加校外辅导站的“五老”人员达1500多人。

  积极筹集助学金

  帮扶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近年来,市关工委通过动员企业家和社会热心人士捐资助学,先后三次举行扶困助学发放仪式,帮助榕城区、揭阳试验区、揭阳学院400名贫困学生解决生活困难,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市委副书记杜安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谢峻,副市长林丽娇先后参加发放仪式并讲话,对市关工委和企业家扶困助学的善举表示肯定。

  在最近的一次扶困助学活动中,市关工委向揭阳学院200名家庭困难学生每人发放1000元,共计20万元。受资助学生纷纷表示:“滴水之恩将涌泉相报”,他们将珍惜学习机会,发奋学习,自立自强,以实际行动感恩、回报社会。

  普宁、揭西关工委:

  助推农村青年创业致富

  2004年以来,普宁市、揭西县关工委在省关工委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创新农村创业青年培训的方法方式,引导青年扎根农村创业致富,进行技术、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并进行长期跟踪服务支持,不断推进学员致富奔康和朝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取得较明显成绩,博得了省、揭阳市关工委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普宁关工委在开展山区创业青年培训工作中,紧紧结合山区青年的特点及该市是中国“蕉柑之乡”、“青梅之乡”、“青榄之乡”特色农业的实际,主动联合有关部门和乡镇党政,先后举办农村青年创业培训班7期,培训班设置三项教学内容,兼顾立志农村创业、市场经济和经营管理知识,以及适合当地现代化农业种养技术,办学成果显著,涌现了创办茶园及茶业公司、种植甜玉米、发展花卉绿化苗木致富等创业青年典型。由于关工工作成效显著,普宁市关工委先后于2002年、2007年被评为“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6月被中国关工委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揭西县关工委办班形式采取贴近实际,到特色基地办创业青年培训班。每期办班前都认真开展调研,深入到县直有关部门,如县农业局、水产局、畜牧局、果蔬局等单位和有关乡镇,征求有关领导、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然后确定办班内容和形式,使每次办班既切合该县实际,又适合农村青年的特点,也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办班的效果,县镇领导满意,群众反映良好,参加培训学员有的成为了该县农业产业化的佼佼者,收到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近年还出现了有1500多户种植5000多亩黑皮冬瓜,年产值1250多万元的塔头种植黑皮冬瓜专业镇;种植淮山2000多亩,年产值2000多万元的大溪种植淮山专业镇。

  几年来,两个县(市)共办普通班12期,提高班3期,培训青年2810人次,学员覆盖所有行政村,办班经验受到省关工委的肯定和推广。

  榕城区关工委:

  开展校园宣讲

  提升学生思想

  榕城区关工委在教育培养青少年实践中,根据“五老”的优势和自身的特点成立了20人的“五老”宣讲团。近几年来,这支宣讲团通过到校园宣讲革命斗争故事、尊老感恩理念、刻苦读书经验以及华侨、企业家捐资助学的奉献精神等四方面的内容,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今年4月,榕城区关工委以“纪念‘七一’建党90周年,欢歌‘四好’颂党恩”为主题,组织“五老”宣讲团到揭阳捷和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宣讲活动,活动聘请揭阳市历经浴血革命斗争和火热社会主义建设、德高望重的罗盛、李铎、贝闻喜、刘青山四位老游击战士,由他们用亲身经历、亲眼所见、切身体会的生动、具体、形象的事例,向学生讲述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谈改革开放的春风》、《从今昔身边事看伟大祖国》四个专题,使青少年们感受到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从而增强了他们“知党、爱党、颂党、跟党走”的真情实感。过后,许多学生反映“五老”宣讲团真实动人的宣讲让他们热血沸腾、备受感动,纷纷表示一定要树雄心,立大志,听党的话,跟党走,努力学习,做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揭东县关工委:

  挂钩帮扶孤儿健康成长

  多年来,揭东县关工委在揭东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把关心孤儿作为一项基本工作来抓,扎扎实实帮助孤儿解决实际困难,受到社会好评。

  为了把孤儿各方面工作抓实抓细抓好,揭东县关工委开展了“三帮一”活动,即一个孤儿安排一个关工组织人员挂钩联系、一个热心人士帮扶、一个老师辅导。几年来,揭东县各级关工组织坚持对孤儿做到五个关心,促进孤儿健康成长。一是关心孤儿生活:目前全县527名孤儿已全部列入五保和低保救济,同时还得到社会各界的其他资助。二是关心孤儿学习:揭东全县孤儿入学读书都实行“三免一补”,同时解决孤儿在学习上碰到的问题,使其不失学。三是关心孤儿思想:新亨镇关工委针对部分孤儿对学习、生活信心不足问题,主动为孤儿找一位知心学生朋友和一位贴心辅导老师,同时还赠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籍,激发他们的信心,使他们勇敢地学习、生活,树立正确人生观。四是关心孤儿就业:当孤儿年满18周岁后,积极帮助孤儿寻找就业门路。各镇、村关工组织动员符合条件的孤儿应征入伍,或推荐就业。

  目前,该县共有159个单位及820名干部参与挂钩孤儿活动,为孤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惠来县岐石镇关工委:

  建立“四保”制度

  帮扶困境儿童

  为帮助困境儿童,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惠来县岐石镇以关工委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关爱的方式,成立了“岐石镇扶贫济困福利会”,出台实施了保温饱、保读书、保医疗、保管理的“四保”措施。

  为解决贫困儿童温饱问题,该镇把镇里的64名孤儿和困境儿童列入“扶贫济困福利会”救助对象和生活最低保障线及五保户范围内,通过镇政府自筹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捐献所得的资金,定期定量购买大米发放至孤儿和困境儿童手中;岐石镇委、镇政府和镇关工委组织实施了“读书希望工程”,动员社会力量和各村多渠道筹集资金,帮助就读高中阶段以上的孤儿入学就读,教育扶孤;该镇以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契机,筹集资金为孤儿和困境儿童落实新农合参保工作,并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岐石镇委、镇政府实行分工负责,落实责任。镇村两级干部挂村包户,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及时为孤儿和困境儿童解决力所能及的困难。览表边防派出所也按照镇委、镇政府落实的工作职责,安排民警与孤儿和困境儿童结对帮教,为孤儿和困境儿童建立帮扶档案,跟踪管理。

  揭西县北山中学:

  开展“朝阳读书”

  促进素质教育

  自2001年开始,在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揭西县北山中学开展了以读书育人为宗旨的“朝阳读书”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该校坚持“四个结合”,把读书活动作为教学工作和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取得良好成效。一是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各级各门学科都要求学生阅读相关学科的课外书籍和资料;二是读书活动与道德养成教育相结合,持之以恒教育学生用《守则》约束自己、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还通过穿插、活用相关课外知识,开展爱国、诚信教育;三是读书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图书室、阅览室、文学社、校园广播站开展活动,熏陶学生思想,打造人文环境。四是读书活动与体验实践教育相结合,通过主题班会、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等,使学生在体验中学到本领,在实践中快乐成长。

  自“朝阳读书”活动开展以来,该校学生的求知欲不断增强,师生的读书热情日益高涨,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素质教育,教风、学风和校风更上一层楼。

-----先进个人-----

  积极主动创新关工工作

  ——榕城区关工委委员兼办公室主任张兆符先进事迹

  张兆符于2007年7月担任榕城区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在关工工作的实践中,他身体力行,群策群力,积极创新。

  为学习贯彻省“两办”文件精神,发挥“五老”积极作用,他提议并落实行动组建“榕城区关工委‘五老’宣讲团”,相应建立有关制度并组织骨干12人编写宣讲材料9篇汇编成册。仅一年多时间,宣讲团一行到过城乡15所中小学共宣讲26场次,受教育的学生一万多人,收到了一定效果。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上,他积极撰写的两篇文章《夏建周:坚毅踏实 乐于奉献》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都荣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优秀作品一等奖”,并分别入编中国关工委主编的《共和国的缔造者和建设者》和《与青少年朋友谈人生》两本书中,受到中国关工委教育发展委员会的通报表扬。在社区的调研中,张兆符了解到部分网吧对青少年造成危害,配合有关部门加强管理,积极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

  创新教育观念 滋润青少年心田

  ——揭东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邝林汉先进事迹

  邝林汉退休后,积极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配合党政和有关部门努力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先后为在校学生和家长、学校及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义务讲了35节课,约3万多青少年听了他的课并给了很高评价。其中《开展四互动的思路》一课被中国区研院收入《和谐中国与全面小康》第二卷并获一等奖。“开展四互动活动”是邝林汉创新提出的教育方法,即:老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五老”四个方面进行互动和联动,平起平坐探讨学习与人生。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四互动研讨会、老小座谈会、主题班会、如何正确对待网吧大家谈等形式,四方都发言谈自己的见解,互相启发、开导,发言热烈,争论实际,活动效果很好,出现了学生欢迎、家长满意、老师拥护、五老开心的景象。此外,为着力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邝林汉还作了系统性的教案,巧抓层次,通过生动有趣的思想道德课,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交际、学会生活,使青少年精神生活逐步得到充实,道德境界不断升华,迈好人生第一步。

  爱心助学育新人

  ——普宁占陇镇桥柱中学、伟群中学、兴文中学校董陈廷武先进事迹

  陈廷武已退休23年,但十分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1998年至今,由他参与创立的桥柱铁峰奖学基金会,先后筹集资金260万元,资助桥柱籍1441个学子圆读大学梦,其中硕士生、博士生44人,本科生889人,专科生508人。该基金会通过奖教助学、扶贫济困等方式,大力培育人才,使桥柱今非昔比,桃李芬芳,誉满海内外。为传播科技知识和弘扬优秀传统,陈廷武先后编著了《科技集萃》、《我爱兴文》、《万花筒》1~3册等共六本书,同时主编《千秋荣誉册》共12期,《桥柱铁峰海内外族亲恳亲会专辑》一册共13册,专门介绍关心教育的社会贤达、学业增进的优秀学生、扶危帮困的好人好事。这些书广为赠发,影响很大,群众评价很高,交口称赞。不仅如此,陈廷武还在校外开辟了一处“集贤轩”,陈列展示一些名人、乡贤俊彦催人奋进的事迹,吸引了很多人前往参观学习,为教育青少年立志成才增添了一块义务教育基地,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领域,启迪了他们的思维,引导其立志向上。

  让“五老”关爱活动常驻住宅小区

  ——惠来县人大退休干部、县关工委委员吴敦先进事迹

  吴敦退休后,用心发现需要关爱的线索,为身边的青少年做了大量好事实事,青少年都称他是值得敬爱的好爷爷。然而,一个人的关爱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为此吴敦毅然接受了惠来县关工委在住宅小区组建“五老”关爱小组的试点任务。经过积极探索,他把住宅区内的“五老”关爱小组建立起来,实现个体关爱向群体关爱的转变。在他们的带动下,“五老”人员在关爱小组平台上大显身手,发挥思想道德教育业余教员、扬荣拒耻的社会监督员、家庭教育的辅导员、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勤务员的作用,使“五老”关爱小组既是常驻住区不走的工作队,又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辅导站和服务站,取得显著的成果。除了日常的关爱行动外,该小组针对有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要求存在片面性,甚至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考试成绩差的子女进行辱骂、恐吓的状况,特地从报刊收集、编印《教育子女十二法》,分发给住宅区的各位家长,同时登门座谈,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子女观,使该住宅区的家庭教育出现了新局面,受到了关工同行、邻居和青少年们的啧啧称赞。

  近年来,市关工委多方筹集资金,先后三次举行扶困助学发放仪式,帮助榕城区、揭阳试验区、揭阳学院400名贫困学生解决生活困难。图为市领导谢峻、林丽娇等在揭阳学院发放扶困助学金情景。李伟加 摄

  针对青少年教育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关工工作新思路,市关工委召开“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理论研讨会”,参加会议40多人,交流论文材料28篇。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关工委主任谢峻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老干局长、市关工委副主任陈遂财主持会议。

  积极探索如何搞好校外教育活动。图为市关工委到揭东世德初级中学参观校外辅导教育情况。

  市关工委每年围绕一、二个专题到基层调研,总结典型。图为市关工委到榕城区关工委调研的情景。

  揭西县关工委因地制宜,举办农村青年创业培训班,大力扶持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取得良好成效。

  在当地党政重视下,各部门积极参与。榕城区榕华埔上村成立校外教育辅导站,暑假中,学生在该社区中心文化室阅读学习。

  我市各级关工委采取各种形式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市关工委、市教育局、中学生报社联合编写《讲故事知荣辱》一书,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弘平为该书封面题字,该书在全市中小学发行,产生很好的社会影响。

  文稿组撰:蔡泽青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林家欣摄

  (编辑:蔡晓惠)
来源:揭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佚名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变色龙(第三集)

潮汕爆笑喜剧:阿旺探亲-2011贺岁片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