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揭阳:“出花园”现高消费 市民呼吁应重文化传承

  “出花园”是潮汕人为孩子告别童年而举行的成人礼俗。每年农历三、五、七等月份是孩子们“出花园”的高峰期,每到此时,“在哪里摆酒?”、“送孩子什么礼物?”成了不少家长、亲戚们讨论的热门话题。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变迁,孩子“出花园”的仪式趋于简化,家长们更注重“请客”、“送礼”等消费行为。

  仪式:成人礼不断简化

  潮汕民俗认为未成年的孩子一直是生活在花园里的,孩子长到15岁(虚岁),父母和外公外婆就得择日,为孩子举行“出花园”仪式。按传统习俗,“出花园”的孩子当天须头戴“仙草、石榴花”、脚穿红木屐,还要祭拜神灵、吃红桃@、韭菜等许多具有特殊含义的菜肴,从早忙到晚,且不可外出。但记者采访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出花园”仪式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头戴“仙草、石榴花”、脚穿红木屐等传统风俗逐渐成为“古段”。

  “现在的礼节比以前简单多了,很多仪式都省略了。”市民黄女士的儿子今年正好15岁,她告诉记者,他们家从年初就开始策划,把儿子的“出花园”作为家族的一次聚会,所以提前在酒楼订了酒席邀请亲朋好友共聚庆祝,“现在的孩子哪里还肯穿着红木屐待在家里?当天他还要上课,所以我们也没有刻意请假。”黄女士如是说。

  市场:各类消费逐年火爆

  每年的农历三、五、七月是“出花园”高峰期,部分商家纷纷抓住商机,推出各种消费活动吸引消费者。据了解,一般春节期间的团圆宴高峰期过后,许多酒店、饭馆就开始打出“花园宴”优惠招牌,吸引市民前去订餐;而市区一些珠宝商行也一早就推出“出花园金饰”的促销广告。

  记者采访发现,在农村,第一个孩子“出花园”必须尽可能隆重,邀请所有亲戚朋友吃“花园宴”,而市区大部分独生子女的“出花园”更是被父母定为“使命”,必须风风光光摆上几围酒席。家长黄先生告诉记者:“为了庆祝儿子的‘出花园’,我们家在酒店摆了7桌酒席,每席花了1000多元,加上为儿子买金饰等其他消费,约花了2万元。”

  “市区的大部分市民在孩子‘出花园’时都会选择上酒店、酒楼摆宴席请客。”揭阳宾馆蔡经理告诉记者,近几年“花园宴”越来越受欢迎,早在几个月前,该宾馆农历七月七日当天的“花园宴”便被预订满,从农历三月份至今已经摆了200多席“花园宴”,大部分市民选择800~1000元价位的酒席。记者从榕江大酒店也了解到,农历七月七日当天50多桌“花园宴”已被订满,价格从每席1388元到4888元的“花园宴”均有,而其中选择中高档消费的市民居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观念的改变,孩子们收到的“出花园”礼物,除了金银首饰等礼品外,也有“与时俱进”的手机、相机、MP4、名牌服饰等。“送好一点的礼物孩子喜欢,自己脸上也有光”是家长们送孩子“花园礼”最常见的心态,被认为能 “保值”的金饰成为市民送礼的热门选择。市区某珠宝金行吴经理告诉记者,该金行提前推出了“出花园首饰系列”,销量相当不错,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购买的家长明显增加,且1500~3000元之间的黄金首饰最受欢迎,其中,还有家长购买5克、3克的投资金条作为孩子的“成人礼”。

  呼吁:“出花园”应注重文化传承

  有市民提出,以往“出花园”意味着小孩要开始承担起成年人的责任,但当下绝大多数家庭早已不需要孩子担负家庭生计,办“花园礼”成了父母送给孩子的一份“礼物”。

  “现在了解‘出花园’细节的人很少了,所以想要过一个传统的‘花园节’也不容易。”经常为亲戚朋友的孩子“出花园”出谋划策的陈女士认为,在生活方式今非昔比的情况下, 繁琐的环节让人们有些“厌烦”,传统的风俗习惯要完整保留显得越来越困难。“来找我出主意的亲戚,都强调要简单,所以只能省略掉许多环节”。

  陈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市面上出售包含木屐、肚兜等的“花园套装”有一定市场,但是大部分市民只是为继承传统不得不购买这类物品,买回去之后甚至原封不动,过后随手丢弃,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出花园’应作为潮汕传统成人礼而得到传承,寄予长辈们对孩子长大成人的祝贺和美好前程的祝愿,而不能仅仅体现在宴会和礼物等物质方式上。”陈女士如是说。

商家展示红木屐、肚兜等“花园套装”。 小妍 摄

  (编辑:蔡晓惠)

来源:揭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记者 何小妍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爆笑喜剧:夏雨来1(十集) 群星贺岁片

潮汕搞笑短剧:塑像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