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杰文) 昨天上午,市委书记骆文智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进社会管理工作和海洋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为建设幸福潮州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要采取切实措施推动海洋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加快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大动力。
市委常委出席会议。市政协主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韩山师院领导,市法院院长,市检察院检察长,市纪委副书记,市长助理,市政府秘书长,市委、市政府有关副秘书长,各县区主要领导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会议听取市社会管理工作汇报。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工作,把潮州精细文化特质融入社会管理中,大胆创新社会管理手段,积极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社会管理工作成效明显。我市综治工作6年三次被省综治委评为优秀,2010年我市荣获全省综治信访维稳三级平台建设二等奖,“平安亚运”安保工作获省一等奖。
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市社会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信访、综治、劳动保障等各项工作均走在全省前列,社会总体保持和谐稳定。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社会管理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针对我市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全面谋划和推进社会管理工作,加快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格局。
会议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树立“四种理念”,着力形成社会管理思想共识。要树立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并重的理念,自觉摒弃“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建设”的观念,树牢“抓经济建设是政绩,抓社会建设也是政绩”的思想;要树立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并重的理念,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加强管理;要树立政府主导与多方参与并重的理念,在继续发挥政府社会管理主导作用的同时,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参与社会管理,形成人人参与社会管理工作、人人共享社会管理成果的生动局面;要树立综合施策和源头治理并重的理念,摒弃就社会管理抓社会管理的做法,综合运用多种措施,更加注重民生事业和制度建设,把社会管理关口前移,把工作重心从治标向治本、从事后救急向事前预防转变。
会议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完善“四个机制”,着力夯实社会管理工作基础。要完善以民生事业为根本的公共服务机制,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十大民生工程”,建立符合实际、比较完善、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要完善以平安建设为重点的安全保障机制,大力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提升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水平,建立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网上网下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完善以民主自治为核心的基层管理机制,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增强基层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要完善以利益协调为关键的矛盾化解机制,大力推行诉前调解,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案制度,深入开展接访下访活动,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会议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创新“四项工作”,着力激发社会管理工作活力。要创新重点群体管理工作,当前尤其要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和管理,深入开展企业用工和劳动工资大检查,加强对企业和对外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构建和谐融洽的劳动关系;要创新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切实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志愿者团体等社会组织作用,提高社会管理服务水平;要创新信息网络管理工作,建立全面覆盖、动态追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综合信息网络;要创新城市应急管理工作,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和灾难性事件的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新格局。
会议听取市海洋经济工作汇报。近年来,我市以海洋渔业、临港工业、海洋运输业为主导的海洋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去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87.7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15.8%,比“十五”期末增长212%,海洋经济成为我市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会议指出,我市是全省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我市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各级各部门要认清形势,牢固树立向海洋要资源、向海洋要发展的意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奋勇争先的精神气,抢抓机遇,创新思维,奋力赶超,努力推动我市海洋经济实现大发展大提升。
会议强调,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必须立足“抓规划、强保护、打基础、优结构、上水平、促发展”的思路。要切实完善海洋开发利用规划,提升规划的前瞻性、统筹性和协调性,促进海洋资源的科学、高效、有序利用;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强对海洋资源的保护,防止破坏和污染海洋资源的行为发生,不断优化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经济长远发展创造条件;要夯实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切实做好渔民转产转业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健全完善海洋经济工作机制和协作机制,加快进港公路建设和相关项目的前期准备;要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做大现代海洋渔业,做强海洋临港工业,做优现代海洋服务业,大力提升海洋经济质量和效益,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上水平,全面构建海陆经济齐头并进、双轮驱动的经济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