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南山八国风情度假区,周围绿茵环绕,鸟语花香。具有东南亚特色的建筑物及装饰品不时映入眼帘,身穿东南亚民族服饰的工作人员在景区中来回地穿梭着,为这个度假区平添了几分情趣。在这个天然大氧吧中散步,呼吸着氧离子极高的新鲜空气,静谧的山间,只有绿树鲜果陪伴,随手摘下挂在树头的荔枝果,咬一口,舌头马上被甜蜜的果汁浸透。这样的生活,轻松而惬意,仿佛时间停住不走。
这是我省首家以东南亚民俗风情为特色的旅游度假区。自2009年国庆开业以来,已吸引了来自粤东各地及周边省市的近22万名游客前往游玩。这里做活了“侨”字文章,使大南山侨区这片旅游“荒地”结出了美丽的果实。这个旅游度假区的建设者,就是大南山侨区旅游局长陈海清。
大胆开拓 打造侨文化景区
大南山八国风情旅游度假区有限公司前身为南华生态农业文化科技园,创办于2002年12月。随着乡村旅游的日益兴旺,身为旅游局长的陈海清心想,何不结合地方旅游区域实际,利用得天独厚的现有自然植被资源和东南亚八国归侨文化的优势,将这个科技园打造成一个旅游景区呢?这样不但能为侨区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解决周边侨民的劳动力就业问题,还能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
于是,陈海清聘请了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规划设计了大南山八国风情旅游度假区,并着手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景区内已建造了游览区会所客房、巴厘岛游客中心、东南亚餐厅、缅甸康怡园、文莱船宫、越南茶苑、新加坡鱼尾狮等东南亚特色旅游文化设施,并种植了一批东南亚树种、优质水果和连片的茶园,将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完美结合,成为粤东乃至全省一个特点鲜明的新旅游景区。该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填补了广东省乃至全国华侨旅游文化的空白,填补了半径约80公里范围内自然生态游的空白。
去年6月,首届大南山侨区荔枝/龙眼旅游文化节在该景区举行,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增产增收,实现了旅游业带动地方产业快速发展的目标,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作用。目前,该景区又启动了第二届荔枝/龙眼旅游文化节,还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吸引游客前往摘果,受到了广大游客的欢迎。连日来,每天都有大批游客进入景区摘果游玩。
身兼多职 忠诚奉献为人民
随着大南山八国风情度假区知名度的日益提高,一提起大南山侨区的旅游业,大家也就自然地就想起了这里的旅游局长陈海清。但多数人都不知道,其实陈海清肩上挑的不仅仅是大南山侨区的旅游事业,他同时还是大南山侨区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等局的局长。
每天,陈海清就像上足了发条的马达,不停地忙着,虽然事情很多,但却都有条不紊地在进行中。在招商引资方面,他筑造引资平台,走以工补贸、以贸补工的路子,先后为区引进工业企业多宗;在农村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工作上,他在近2年来争取了省市600多万元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基本设施防洪能力和灌溉排涝等功能;在饮水安全问题上,他全力协助上级抓好自来水管网的建设,多方筹资投入自来水公司环境改造和设备配套,使侨区自来水公司正常运转,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饮水安全。近两年来,在贯彻落实省、市“双到扶贫”,“雨污分流”工作中,他深入农村调研,帮扶到户、到人,为乡村道路建设、教育、妇幼、青年捐资二十多万元,出色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多年来,陈海清严谨求实、兢兢业业,处处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他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赢得了上级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和肯定,获得了“建市五周年突出贡献奖”、“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作为区林业局、农业局、旅游局的局长,陈海清经常到果园中指导果农的种植工作。

八国风情度假区内的茶园。

第二届荔枝/龙眼旅游文化节吸引了大批游客进园享受采摘乐趣。
本文图片均为 宝岛 拍摄
(编辑:蔡晓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