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我市各地各行各业大兴“红歌”热,特别是近两个月来,各种“红歌”大赛和文艺晚会此起彼伏。随着“红歌”一曲曲在我市唱响,“红歌”消费市场也随之一路高涨,特别是舞台策划,音响、服饰租赁,表演指导等等“红色舞台经济”,也随之走红。

舞台服务需求多
专业人士赶场忙
文艺工作者黄俊先生告诉记者,这两个月来由于全市各单位纷纷举办各种庆祝建党90周年的活动,他们策划、指导、服务“红歌”的舞台工作几乎是处于没有间断的工作状态中。特别是从4月参与筹备 “榕泰杯”红歌大赛工作开始,一直排到6月30日之前的舞台服务工作都被预定得满满的。而在每场“红歌”活动中,从舞台背景的布置,音响设备的调试,或者部分演出人员的表演服饰、舞美等等的服务,甚至是其他的后勤工作,他们的舞台服务可谓发挥得空前的酣畅淋漓。
业余节目主持人林少平先生告诉记者,近几个月来,不少单位和个人都找他为“红歌”演出作辅导。据他的接触和了解,最近的“红歌”节目演出囊括了独唱、合唱、舞蹈和诗歌等各种不同的形式,参与人群的年龄跨度则从几岁娃娃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家。在谈及表演者的积极性和认真程度时,林先生很是感慨:无论是单位组织的还是民众自发的,他们为了达到理想的演出效果,在服装、头饰、道具等都花了不少功夫,例如,在用潮曲讴歌“江姐”这英雄人物形象时,表演者从白色围巾、蓝色旗袍到短发发套,甚至是背景布置等的租赁都一步到位,力求能生动、逼真地再现当年的场景与人物的英雄形象。


“红歌”唱红“舞台经济”
租售市场空前红火
随着“红歌”的唱响,记者走马市场发现,除了专业服务公司和专业人士的走俏外,音响设备、演出服等的租售市场也空前红火。
专业从事舞台服饰经营的一家服装店店主告诉记者,他们每年都会根据市场需求购进新款淘汰旧衣,他们提供的产品款式繁多,包括礼服、旗袍、民族服等等,但像今年生意这么好却始料未及。顾客到店里购买服装,一般根据面料、剪裁与做工不同的价格从上百元到上千元不等。而不少顾客会选择租赁的方式,价格从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一般都按租赁的具体时间计算,一般以3~5天期限为一次起算。根据顾客要求量身定做各种民族服饰时,都会提醒顾客注意服装颜色、款式与节目内容和背景的配搭等等。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除了音响设备、演出服饰等的租售市场红火外,一些相关的产品也跟着热销起来。像党旗、中国结、红绸以及花篮等经典装饰的自然不在话下,就连一些旗袍的纽扣、马灯等,也由于某些经典曲目中的细节需求而走俏。
而近段时间“红歌”的音像也显得格外受宠,像《永远跟党走》、《党在我心中》和《歌声飘过60年》等等的DVD均是销量可观。与此同时,一些摄影、录像、光碟刻录店的生意也跟着红火了许多。
眼下如火如荼的 “红歌”运动,不仅是对革命年代乐观、善良、勇敢、真诚、坚韧精神的讴歌,在唤起人们对红色精神的回忆同时,也掀开了“红色经济”的热潮,在红歌的感染下,揭阳市民的精神文明活动和经济活动也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编辑:林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