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药监局下发通知,要求5月底前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和自制调味料的餐饮单位须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单上公示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换句话说,今后我市相关餐饮店都必须向消费者亮锅底。然而,记者巡城调查发现,很多餐饮单位仍然没有向消费者公示自制的火锅底料、饮料里所使用的添加剂。
调查
城餐饮店大多未亮底现象火锅店不愿泄露秘方
城餐饮店大多未亮底
自制火锅底料、饮料、调味料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公示期限已过大半月,城餐饮店公示情况如何?几天来,记者走访了市区大大小小数家餐饮店后发现,只有少数规模较大的餐饮店在显眼处张贴了食品添加剂的相关公示,大部分餐饮店都没有按规定向消费者公示火锅底料成分,无论是店内墙上还是菜单中都不见公示,且很多经营者都表示,并不知道有这一规定。
在一家小型火锅店,记者未看到有任何添加剂的公示,询问店员时被告知,火锅所用的汤底是用鸡、菌类和枸杞来熬制的,而且在用料、食材方面都是比较讲究的,从来不使用添加剂,完全可以保证原汁原味,让消费者放心使用。一些火锅店商家则称,他们的火锅配料都是统一在干货市场采购的。榕江路一家川味火锅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店所用的火锅锅底有花椒、干辣椒、当归、桂皮、丁香等,都是天然材料。
现象
火锅店不愿泄露秘方
记者走访了几家小型火锅店,都没有看到底料公示。当记者询问原因时,一家火锅店老板称其火锅底料所用辣椒和配料全部来自四川老家,由自家厨师制作而成,并向记者保证所有菜品都是绿色食品,没有含添加剂。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多数火锅店商家之所以都不太愿意把配方公诸于众,是害怕泄露了商业机密。一家川味店老板表示,该店的火锅配料和配制手法都是独门的,怕公示出来泄露秘方,势必会影响生意。但事实上,这些商家的说辞并不成立。曾经在某火锅店做过厨师的张师傅说,火锅底料、调料口味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的配比情况,即配方。因此,火锅店即使将原料公布出来,也不用担心秘方泄露。
除了火锅店外,饮品店也需向消费者亮底。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冷饮店,大部分均未公示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也没有公示配料。在东厦路一家饮品店,记者在店堂内看到没有任何公示,店员称,店内的自制饮品中使用的添加剂属于国家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许多市民一听到‘食品添加剂’便谈虎色变,有严重的抗拒和抵触心理,因此不公开食品添加剂也有我们的顾虑,就是怕影响顾客食欲,带来不必要的误解。
在华山路一家饮品店,当记者询问营业员为什么没公示所使用的添加剂时,营业员回答:我们不使用添加剂,所以不需公示。
声音
市民担心走过场
对消费者来说,花钱消费,就希望吃得放心,而对于很多商家遮遮掩掩的做法,很多消费者不理解。采访中很多市民都表示欢迎这种公示,但也对公示内容存在怀疑。如何确保公示的真实性?市民刘女士表示,店家不见得会把真相公布于众,说不定只公布允许添加的添加剂,走走形式。公示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欺骗消费者。否则,公示也就无意义了。市民李先生则建议说:要想让我们真正吃上放心食品,那么就应该让厨房透明化,否则即便是公示火锅底料,也很难判断公示内容是否真实准确。
部门
专项行动营造安全食品环境
记者近日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我市出台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将用一年的时间全面清查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及时发现和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严厉打击生产销售非法食品添加剂行为。即日起至7月26日将排查隐患,全面监督清查全市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企业,对重点食品生产企业重点检查并造册登记,督促企业进行自查自纠,加强进货查验、记录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要求企业对其使用的原、辅材料(包括食品添加剂)进行登记造册。
据悉,本月初我市餐饮服务单位还签订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承诺书》和《加强行业自律,确保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倡议书》,承诺向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落实食品添加剂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管理制度。□本报记者张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