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敏报道:高考日益临近,为了让孩子在关键时刻能有好的发挥,各种高考专用的补品、营养品成了家长给孩子学习加油的助推器。近日,记者从市区一些商场超市、药店了解到,近期青少年营养品、保健品的销售量明显增加,为了让考生在冲刺阶段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一些家长甚至会不惜成本地花上几千元给考生买高级补品进补。
家长热衷进补考生很反感
黄先生的女儿在聿怀中学读书,自从女儿上了高三后,黄先生就开始对女儿的营养补给格外重视。高三的学习十分辛苦,我们只能给孩子多一些营养支持,让她能够更好地投入学习。黄先生对记者说,很多补品他都买过,一听说能增强记忆力和抵抗力的补品他就买来试。黄先生还表示,身边不少家有考生的家长朋友对买补品也相当热衷,但是孩子对这些补品就很排斥。
市民蔡女士的女儿在潮阳实验中学读高三,临近高考,如何为住校的女儿补充营养成了蔡女士最为关心的事。身体是最大的本钱,现在正是冲刺的时候,如果身体垮了,书读得再多考试的时候也发挥不了。蔡女士告诉记者,她和另外一些家长一起自发组成了一个送汤小组,轮流每天从市区开车去为孩子们送炖品。
超市商场促销考生补品
在市区一些超市和商场的营养保健品专卖区,记者看到,有不少营养品都打着为高三学生补脑、补身体的旗号在进行促销。某著名鸡精品牌推出的添加了枸杞子的赢考系列,甚至还附送名校高考模拟题来招徕顾客。金砂路的一家连锁便利店的工作人员向记者推销他们的热销产品,这些产品大都在100多元一盒。当记者询问这些产品的功效时,工作人员打包票说:这个产品我们已经卖出很多了,要是不好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来购买,好多人吃了都觉得很有效。在一些药店里,店员推荐给高三学生的补品还有铁锌氨基酸、铁锌钙硒等口服液和健脑素胶囊等等,这些补品的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考前盲目大补会适得其反
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门诊黄俊益副主任医师表示,家长们对考前考生的饮食调节存在很多误区,一些家长在临考前为孩子进补大量补脑保健品和滋补汤水,这种做法并不科学,考前应坚持温和进补的原则。过多的营养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对考生的作用可能适得其反。考生在备考阶段大脑对葡萄糖的需求会比较大,建议适量喝一些能在短时间内补充能量的富含葡萄糖的功能性饮料。大考前考生的饮食要保持均衡,不宜太咸或太油腻。日常饮食中的鸡蛋、鱼肉、鸡肉等都是比较好的营养品,米饭可以提供大脑所需的葡萄糖。另外,市面上销售的许多保健品,家长们在给考生服用时,更是要慎之又慎,因为保健品的成份尚待明确,有些保健品在广告和说明书中,会将保健品的副作用对公众隐瞒,因此,不建议考生长期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