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差流动摊贩抢了固定摊风头
位于市区同益路的新同益市场与附近的瑞平路临时集市相距仅几百米,记者看到两个截然不同的情景。下午5时,在同益市场里,记者看到前来光顾买菜的市民寥寥无几,整个市场数百个摊位只有不到一半在经营,而这些摊档前也是鲜有人问津,商户之间闲坐聊天。而在瑞平路民权路一带,记者看到数十摊流动肉菜商贩在马路两旁摆摊做生意,整条路熙熙攘攘,人来人往。买菜的市民或步行或骑车,一到流动摊贩前停下来买菜时,本来并不宽阔的民权路和瑞平路就变得更加拥挤不堪。
与同益市场有着类似情况的集贸市场在我市旧城区屡见不鲜。如华坞市场、海平市场等,这些集贸市场里的固定摊档仅有零星商户苦苦经营,生意冷冷清清。市场外却随处可见占道经营的流动摊贩,这些摊贩生意的火热与市场内形成鲜明对比。流动摊占道经营抢尽固定摊风头,这一怪象实在令人费解。
怪象市民商贩宁愿占道买卖
记者了解到,在光顾瑞平路一带流动摊贩的市民中,不乏住在同益市场附近的住户。住户们宁愿舍近求远,步行一段路来到瑞平路买菜,却不光顾家门口的固定摊,其原因也与流动摊占道经营有着一定的因果联系。
如今的新同益市场是于2009年初经改造后建设投入使用的,市场的开张使原本在同益路的流动摊贩集中起来,让他们有一个固定的摊档做生意,一段时间确实解决了同益路封路为市的历史。但受到瑞平路民权路占道经营现象的冲击,同益市场里的不少摊贩逐渐流失。市场里供应货品种类不能满足市民需求时,客源也逐渐流向了占道的流动摊贩。
新同益市场管理人员告诉记者,新同益市场方面曾以每月100元卫生管理费且免租金的优惠方式引导小贩入场经营,但收效却不明显。流动摊贩们为何宁愿选择占道经营的高成本方式?究其原因是担心客源的流失,商户们顾虑一旦搬入市场里经营而市民仍光顾场外摊贩,生意难以维持。
良策建立长效机制规范经营
其实,解决市场外占道经营脏乱差现象并非无药可治。龙眼市场、金新综合市场就以多个部门联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方式,开展市场整治行动,要求流动摊贩依法入市经营,规范固定铺面经营并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整治之后,两个市场原有的脏乱差现象一扫而空,市民们有了整洁的购物环境。我市将迎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检、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两项大考。龙眼市场、金新综合市场的经验可以为改变市场周边占道经营这一问题提供借鉴,只要引导流动摊贩和市民到有固定摊位的市场进行交易买卖,占路为市顽疾也自然药到病除。
本报记者黄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