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敏报道:今年的5月15日是第二十一次全国助残日。记者从市残联获悉,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推进为残疾人办实事工作,切实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
这些实事具体包括:6月底前完成扩大重度残疾人困难专项补助范围,提高补助标准。市财政投入126万元专项资金对全市极重度残疾人实施困难专项补助。开展全市贫困残疾人家庭状况调查,使全市达到低保条件(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1500元)的残疾人家庭实现应保尽保。为200户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的特困残疾人家庭发放特殊困难补助,每户1200元。为50户农村家庭经济特困的残疾人危(无)房户修建住房,每户2万元。资助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低保户)子女接受高等教育。为400名贫困残疾学生及享受低保的残疾人家庭子女发放生活补助:小学生每名400元,初中生每名600元,高中阶段(含职校、中技)每名1000元。举办明慧盲童基础教育学习班,实现我市盲童基础教育零的突破。为60人(次)盲人提供按摩技能培训、定向行走培训、电脑培训及盲文基础知识培训。投入619.5万元免费为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医疗康复救助;投入56.25万元免费为贫困白内障患者施行复明手术450例;投入50万元免费为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贫困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投入106.5万元免费为146名7周岁以下聋儿提供免费康复训练1年;投入146万元免费为88名7周岁以下孤独症儿童、23名脑瘫儿童及35名6周岁以下智力残疾儿童提供免费康复训练1年,每名1万元。为60名在民营机构康复的贫困残童提供资助,逐步将民营康复机构纳入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