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静莹见习记者陈飞)为有效应对市场价格特别是农副产品价格过快上涨,减轻低收入群体生活负担,市政府认真办理市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代表提出的《关于建立汕头市低收入群体补贴与物价上涨应对机制的议案》(第46号),采取积极措施,包括计划实施临时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应对物价持续上涨,大力推进平价商店建设,将申报享受特困优待标准由原家庭人月均收入250元以下提高到375元以下等。
据悉,我市将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主要依据,以全市低保户、城镇国有(集体)企业特殊困难职工家庭和五保户等低收入群体(总人数约12万人,其中汕头中心城区3.5万人,各区县8.5万人)为对象的临时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当基本生活消费价格持续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低收入群体生活消费支出明显增加时,及时启动补贴联动机制,向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价格补贴,缓解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造成的影响。机制细化的具体方案将今年7月1日起实施。
大力推进平价商店建设,使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人群体得实惠。我市将以价格调节基金为切入点,在全市推进平价商店建设,稳定粮油肉菜蛋等主要农副产品价格水平。同时,加大力度,进一步推动平价商店的地产农产品尽快实行农超对接,使菜园子接上菜篮子,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真正实行从田间到门店的直供直销,让群众受惠,切实发挥平价商店稳价惠民的积极作用。今年3月份,中心城区已有3家超市开辟了首批平价农副产品专营区,近期,还将启动5家平价商店,在此基础上,我市计划在全市建设20家左右的平价商店,明年起逐步扩大规模。
今年我市将申报享受特困优待标准由原家庭人月均收入250元以下提高到375元以下,使更多困难职工家庭纳入特困优待范围。并计划投入1.47亿元,将全市人年均收入低于1500元的困难家庭全部纳入低保。将投入1068万元,为10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6岁以下残障儿童,资助300名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手术治疗。
此外,我市还将积极创造条件,实施多项惠民便民价格政策措施:推行惠民便民的公交价格,落实公交低票价,对刷卡乘车、特定人群实施优惠价格;争取国家、省、支持,降低我市居民住宅电价;推行中心城区公益性公园一票通的套票优惠价格;对低收入群体实施电信资费优惠。